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科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请直接将第I卷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卷表格的相应位置内,交卷时只交答题卷。第I卷单项选择题(25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A.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B.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C.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D.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A.墨家、儒家 B.法家、道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3.《孟子?梁惠王下》有这样一段记载:齐宣王曰:“王政可得闻与?”孟子对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这主要体现出的孟子的思想是( )A.人性本善说 B.倡导”养浩然之气” C.“仁政”学说 D.以礼治国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C.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宗教和神学 D.说明了中国古代要求统治者重视民意7.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8.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9.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 A.民族气节 B.宋明理学C.克己复礼 D.依法治国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A.《清明上河图》 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14.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贵妃醉酒》是其代表作之一,在戏中梅兰芳饰演的角色属于( ) A.生 B.旦 C.净 D.丑.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师夷长技以自强”.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孙中山在1925年3月留下了致苏联政府的遗书。他在其中写道:“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主张和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转变是( )A.由主张改革到主张革命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C.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D.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下列哪一思想反映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已经发展为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 )A.“‘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的思想”B.(应)建立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C.“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D.现在“就是还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根据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下列事件属于革命进程第二步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C.解放战争 D.三大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如此镇长》,应该用什么思想来批判这种现象最准确( )A.三民主义 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论语》颜渊第十二之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三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的原因。(分)材料一 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材料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西对比500年》(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史实?(2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科技成就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根据材料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康有为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材料 由《新青年》卷起的新文化运动狂飙,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经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想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出,学习西方历经了材料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的理由。(3分)阅读下列材料(1分)……中国有中国之制度,今满洲造为妖魔条例,使我中国之人无能脱其网罗,无所措其手足……满洲又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膏,士女皆哭泣道路,……凡有起义兴复中国者,动诬以谋反大逆,夷其九族……予兴义兵,上为上帝报瞒天之仇,下为中国解下监之苦。──杨秀清等《奉天讨胡四方谕》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 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亿万。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同盟会宣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以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害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国民党“一大”宣言》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分)(3)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4分)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二历史答题卷1-25题26题27题28题29题总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425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 总分50分)26、(16分)(1)材料一中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的原因。(分)根据材料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出,学习西方历经了材料对于新文化运动作用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说出的理由。(3分)材料一、二中的反清理由有何共同之处?据此分析两者反清思想的局限性。分)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反清思想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条件。(分)材料三中的“中国”与材料一、二中的“中国”在含义上有何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三中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质的飞跃?(4分)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福建省福州八县(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600580.html
相关阅读:浙江省温州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性测试题(带答案)
上学期高二寒假历史试题精编
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寒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