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肆进行文化渗透,以控制和占领别国的思想文化阵地,消解其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在这种时代条件下,对广大中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是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内在需要。
面对严重失衡的国际力量对比,世界各国特别是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们社会主义中国,要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就有必要大力加强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素质特别是民族精神素质既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促使其他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把民族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认同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爱党之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文化教材特意设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一课。从整体上看,该课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民族文化教育整个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全书的核心和落脚点。
(一) 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人人都应该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2.能力目标
?从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受磨难而更加坚强的发展历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精
113
神的巨大作用和力量。
?善于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历史感悟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感受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感受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从而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结合当今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理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增强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顾全大局的情感,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
?认同爱好和平、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优良品格,保持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坚信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鼓舞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一) 本课的逻辑结构分析
本课共设两框,即“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框设“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三目。
与全书其他各课的风格一致,本课的引言也是一段概括性的论述,主要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作用方面作了简略的说明,以开启全篇。
第一目“中华民族之魂”。
目题下是活动导入。活动用两个镜头引发学生感受、思考,接着,承接上一课“中华文化的力量”这一层意思,进一步指出“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这就逻辑地点明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教材指出:“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这也就是说,数千年中华优秀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114
那么,作为优秀民族文化力量集中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力量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教材讲了三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这三点从凝聚力、向心力、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几个方面展开,内在地包含了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但都是从精神动力的意义上讲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能够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与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作用密不可分。关于民族精神的力量这一点,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在过程中,请老师结合后面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加深体验和感悟,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带有总结的性质。这里的“魂”就是精神之魂、不竭精神动力之源的意思。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引用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中华民族为什么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斗志更坚?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支撑和推动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永不泯灭。可以看出,这一设问意在承上启下:关于“根本原因”这一点,上一自然段已经回答,“重要原因”这一点正是这一自然段要说明的意思。“永不泯灭”的意思是从贯穿始终、绵延不绝的意义上讲的。教材从古代、近代和当前三个阶段立意,指出:“伟大的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这三个阶段既相对区分又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们民族发展的全过程之中。导人活动中所选取的两段材料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我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意思。从过程性的角度安排这一自然段,有利于开启下文。
“专家点评”从民族精神的概念、表现、特点和作用几个方面作了说明,意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也正因为如此,“专家点评”主要结合这一目的内容展开,而不从学科性质上讲。如讲民族精神,就是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这一点上落笔,而没有涉及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行为准则等方面;突出了民族精神贯穿民族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及其重要作用等。这些内容都与本课的教学内容相关联。在讲解过程中,请教师把这些关联性揭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目“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这一目采取由总到分的方式编排有关学内容,首先从总的方面对中华民族精神作了概述,然后分别从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应该说明的是,教材把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这一点放在第三目集中加以说明,一是更加突出其地位和作用,二是从总的方面加以归结。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教材主要从其形成过程、表现、作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的祖先很早
115
就认识到,无论是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要求得民族生存和发展,就要结成整体。这种整体意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各民族的高度认同,从而凝聚成团结一致的精神。同时,只有各民族相互团结、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中华民族的力量才能得以不断加强而不被分散。团结统一作为一种价值信念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凝聚力量,无论在国家顺利发展、兴旺发达的时期,还是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虽然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暂时的分裂现象,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主流,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关系,各民族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教材围绕土尔扈特远离故土一百四十多年之后、历经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一辉煌历史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以利于学生感悟,从而加强对团结统一民族精神及其巨大力量的理解。
在进行团结统一这一民族精神教育时,请教师注重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育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意识和情感,提高他们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行为能力。
爱好和平。教材从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等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说明爱好和平这一民族品格。中华文化历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教化,推崇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崇尚“和气生财”、“与人为善”;对外重视睦邻友好,强调“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主张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反对互相欺凌和相互侵略,希望天下太平、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和为贵”的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之中。这种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生动地体现在我们党对内对外政策和我们国家的发展道路之中,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以和平为宗旨的。我们国家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特别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我们绝不会把自己曾经遭受欺凌的苦难加之于人。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将来中国富强起来了,也永远不称霸。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学生在学习《政治生活》时,对我国的外交政策等内容有所了解,请教师注重揭示蕴含在其中的“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的内在意蕴及其积极作用。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特别是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教材从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这一角度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意在引导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具体事例中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勤劳勇敢。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祖先早就说过,“艰
116
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是中华民族性格和品质的体现。中华民族历来把勤劳视为安身立国之本,把勤劳和勇敢紧密结合在一起。“智”、“勇”、“仁”历来被视为三大美德。正是依靠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并长期独领风骚。教材从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等优良品格进行阐述。关于这些,学生在以往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学习中,从不同方面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请教师善于凭借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加以提升,并多多挖掘其现实意义。
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集中体现为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无不是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弘扬和培育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胡锦涛说:“在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终激励着我们顽强进取,百折不挠,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敢于胜利。”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今天的局面。艰苦奋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在具体讲述时,请教师有意识地把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与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联系起来。两者之间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族精神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教材用相关链接的形式进一步说明“勤劳”、“勇敢”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加深对勤劳勇敢的理解。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许多关于勤劳、勇敢方面的名言、警句及历史典故,请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并加以归纳、总结,加深对勤劳勇敢这一民族精神的理解。
自强不息。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动不居,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这一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司马迁身受腐刑之苦而著有《史记》,他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指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朱熹说:“闻道有蚤莫,行道有难易,然能自强不息,则其至一也。”这些都体现了一种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百折不挠的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
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精神的结晶。近百年来,为了
117
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境遇,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奋发图强的斗争。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首先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所有这些既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产物,又进一步丰富了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
为了凸显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富含的自强不息精神及其激励作用,教材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他们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各种风浪考验、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意志品质。
从以上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大体是从古代历史讲到现代特别是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另外,教材注重凸显民族精神的精神力量。
第三目“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这一目主要讲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等内容。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方方面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一点,教材设计了“文化名人”这一栏目。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在他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对祖国的忠心赤胆、对人民的真挚情感、对真理的执着追求等,无不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结晶。这种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是激励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像屈原这样的爱国主义者。请教师从屈原及其他爱国主义者的感人事迹出发,激发学生的情感,升华其体验。从屈原和其他许多爱国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从来就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追求进步和真理、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的光荣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尊敬的民族品格。
“文化名人”后面是一个探究活动。这一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引导学生感悟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部分在于引导学生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化为具体行动,以期收到“以知导行、知行统一”之效。如果说该活动第一部分重在承上,第二部分则意在启下。
关于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教材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从一般的意义上指出“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二是进一步指出“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三是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四是点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四个方面的意思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请教师结合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于社会主义祖国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
118
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的盛衰强弱紧密结合在一起。
为便于学生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这一内容,教材设计了一个“专家点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直遭受西方资本主义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欺凌,腐败的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破碎的山河、多灾多难的同胞和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的侵略者,无数志士仁人面对苍天,欲哭无泪,甚至蹈海以醒国人。在探索民族独立和解放道路的过程中,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是,种种努力,包括辛亥革命,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强的铁蹄仍在中华大地上蹂躏,中国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多么希望能够赶走列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中国人民多么希望能够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中国人民多么希望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切怎样才能够实现呢?路在何方呢?
正在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世界文明的新曙光和民族解放的新希望。“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任就历史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开辟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这样一个生产力极为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拓性事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新的实际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国家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科技、教育、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所有这一切,都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分不开,与走社会主义道路分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从自身的切身体会中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爱祖国,就是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就是要拥护祖国的统一。
专家点评之后是一个探究活动。这个探究活动意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所昭示出来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请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强意识,保持民族气节,维护民族尊严,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最后,教材指出:“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可以看出,这句话既是本目的总结,也回应了第一目的目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缔造了为世人惊叹的灿烂的中华文
119
明。这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凝聚各族人民的精神之魂,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不竭精神之源。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共设三目,即“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和“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第一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第一目下面是活动导入。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这也就是说,中华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有开启下文之意。
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奋斗的历程中。教材分别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阶段进行论述。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浩然正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在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将士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靠的就是党的正确领导,靠的就是全党全军坚强团结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靠的就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压倒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世所罕见的。但是,千难万险压不倒红军将士。没有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长征的胜利是不可能的。长征所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源之水,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凝聚而成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优秀文化和优良品格所内在包含的精神力量的集中展示。在结合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讲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时,既要讲继承又要讲发展,请注意把这种内在的关联性情景化、过程化、具体化。为了说明这一点,教材以点带面的方式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加深感悟。
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不仅弘扬而且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把弘扬与培育两方面辩证统一起来。教材中列举的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无不体现了弘扬与培育两方面的统一。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
通过这一目的学习,力求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既源远流长又与时俱进;既包括民族优良传统,又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崇高精神;正是依靠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中国人民才推翻了三座大山,建
120
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正是依靠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中国人民才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第二目“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第二目主要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采取总一分的方式加以阐述。
首先结合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形势和始终保持全体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要求,提出“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接着,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三个方面加以论述。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壮大,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作为综合素质内在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的民族精神,能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保持生命力的源泉,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功能。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以民族精神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激发中华儿女开拓创新、奋发图强的意志和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尤为重要。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缺乏生命力和创造力。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力量的核心,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决定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实力、技术实力等物质力量,同时也包括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等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力量更好地发挥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应对外国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战略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一直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图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都与没有应对好资本主义国家的西化、分化的图谋有密切的关系。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从美苏争霸的“两家人”向“多家村”变化,从美国拍板定音的“家长制”向“群言堂”变化。美国不愿意看到这种朝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美国的决策者和一些仍未放弃冷战思维的人认为,世界上没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对手。只要美国愿意,它就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全世界;只要美国希望,它就可以调动全世界的舆论。它推出的《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明确提出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他们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强大起来,继续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前几年,他们害怕中国实力增长太快,会对他们造成威胁,便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后来又鼓吹“中国崩溃论”。
面对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面对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的严峻挑战,中华民族精神能够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有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
121
能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邓小平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第三目“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立足于这个新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并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而民族精神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民族精神作为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中,都要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励全国人民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伟目标上来。
教材围绕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讲的“两个务必”和胡锦涛总书记带领书记处的同志来西柏坡考察学习两个镜头,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意在让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风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在实践,贵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二) 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
第一框“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一框共有六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意在引导学生联系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感悟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探究活动设了两个镜头,一是引用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的一段话。一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后,祖国各地人民欢腾喜悦的情景。
鲁迅从青年时代起,就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宏伟志向,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对祖国和人民怀着诚挚的爱。“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这一广为传诵的名句,正是他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人格的写照。为了使祖国摆脱凌辱、人民得到解放,他一生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为维护民族尊严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荣传统,他无私无畏、冲锋在前,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典范。鲁迅逝世以后,上海人民和全国各地人民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和悼念活动,上海民众代表在他的灵柩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在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时候,有人的散布失败的情绪,低估中华民族奋勇抗战的力量,鲁迅挥起如椽之笔,写下了《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以鼓舞中国人民的斗志。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他写下了“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段话。“中国的脊梁”既是指具体的人,也是一种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
122
民族精神。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之后,世界各地的华人无不为之振奋、为之自豪,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欢呼“祖国万岁”、“中华民族万岁”。“神舟”五号载人航天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一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从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遭受列强的侵略与欺凌到“神舟”五号腾空而起、中华民族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积贫积弱的中国到巨龙腾飞这一从沉沦走向崛起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过程,是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鲁迅所说的“中国的脊梁”所集中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不甘屈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勤劳勇敢、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请注重引导学生加深体验、自己得出结论,不宜用几条机械的结论来框住学生的思维,只要学生说得有理有据,就应该加以肯定。
第二个探究活动,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怀抱的历史过程,认识中华民族维护祖国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及其巨大力量。
在进行这一探究活动时,请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怀抱的艰辛历史过程,然后结合团结统一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重在引导学生感受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所体现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第三个活动,结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总部赠送世纪宝鼎这一情景,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崇尚交流的民族品格。中华民族历来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原则,反对通过侵略、掠夺来谋求自己的利益。对此,许多西方思想家都有深刻的认识。法国近代思想家莱布尼兹在《中国近事序言》中说:“即使在战争艺术与战争科学上,他们(指中国人)也低于我们的水准。这不是出于无知,而是他们本意不愿如此,因为他们都鄙视人类所有产生或者导致侵略的行径。”
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我们绝不会把自己曾经遭受欺凌的苦难加之于人。同时,引导学生批驳“中国威胁论”。
在探究过程中,请教师注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同时善于运用相关历史知识和时政材料加以说明。以下材料可作参考。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积极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方面的活动,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自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遣军事观察员以来,中国已先后向“联合国中东停战监督组织”、“联合国伊拉克一科威特观察团”、“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联合国莫桑比克行动”和“联合国利比里亚观察团”等6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军事观察员32批437人次。
1992年,中国政府派遣工程兵部队参加联合国驻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的维持和平行动。目前中国仍有32名军事观察员分别在“联合国中东停战监督组织”、“联合国伊拉克一科威特观察团”、“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3个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1997年5月,中国政府决定原则上参加联合国维和待命安排,并将在适当时候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提供军事观察员、民事警察和工程、医疗、运输等后勤保障分队。
中国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为维护世
123
界和平作出了贡献。今后,中国仍将以积极务实的态度继续参加联合国维和领域的活动。
第四个活动意在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上丰富的表达自强不息精神的典故、名言,从多个方面感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
夸父是神话人物,他立志追赶太阳,赶上太阳时,感到焦渴,便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仍感不足,终于渴死。他遗下的杖化为“邓林”。
“大禹治水”:出自《山海经》。传说鲧用自己的精魂孕育禹。禹出生后径上天庭,请求天帝准许他代父治水,以解民困。天帝不但答应了,还派了应龙等大小天神帮助他。禹一方面指挥群龙劈山开路把水引到大海里去,一方面用天帝赐给他的息壤到处填土,把人类居住的土地加高了,有的地方更耸了起来,成为四方的名山。在他的热诚感动下,黄河之神河伯和大神伏羲都出手相助。禹为了平息洪水,终年在外劳碌奔波,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洪灾终于消灭了,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愚公移山。古代寓言,《列子?汤问》中说,愚公因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想把山铲平。有人笑他,他说:“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后来人们用愚公移山比喻做事不怕困难,有顽强的毅力。
精卫填海。精卫,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传说炎帝之女在东海被淹死,灵魂化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见《山海经?北山经》。后比喻不畏艰难,奋斗不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大意是富贵不能使人心志迷乱,贫贱不能使人节操改变,武力不能使人格屈服。
在进行这一探究活动时,请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典故、名言的来历和基本含义,另一方面从思维路径方面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典故和名言中所包含的优良传统是激励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
当然,教师还可以适当扩展相关内容,如让学生搜集类似的名言、典故,进行交流探讨。
第五个活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意在引导学生说出我国历史上一些反映爱国情感的诗词格言的出处,从中感悟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感受爱国主义精神的巨大力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大意是如果对国家有利,即使死了也在所不惜,怎么能够因为有了祸患就退避,有幸福就争抢呢?
林则徐是清朝的一位大臣、著名的民族英雄,因禁烟抗英而闻名于世。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归咎于他,将他贬谪到新疆伊犁戍边。临行前,他随口吟成两首诗,告慰家人,也劝勉自己。这两句诗就是其中著名的两句,抒发了他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大意是: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普通的人,也负有责任。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出自鲁迅《自题小像》。荃,香草名,隐喻国君;轩辕:黄帝,上古帝王,中华民族的始祖,代指中华民族。这首诗是鲁迅2l岁时写的,也是他言志的宣言。意思是: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
124
要把这一探究活动做好,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诗词、警句的来历及含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交流、探讨、感悟,教师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在进行这一探究活动时,还可以多多引导学生搜集其他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警句并相互交流。
第二部分意在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精神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爱国主义不仅体现在祖国危难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而且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形象、维护祖国统一等。请教师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具体情景将活动做实;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团结的意识,培养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观念,自觉地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结合起来。
在探究的过程中,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人民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第六个活动提供了两个镜头,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钱学森、赵忠尧、彭桓武等一大批科学家,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越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报效祖国;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国家百废待举,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当艰苦,而像钱学森等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学者。如果在国外工作,不仅拥有良好的科研条件,而且能过上相当富裕的生活;如果回国,不仅要放弃这一切,还要面临各种难以想象的考验。是什么力量吸引他们回到祖国?为什么他们选择了回国?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哪些作用?这种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有何内在的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就钱学森来说,他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国参加建设,表现了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他几十年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社会活动,无论在何种政治风浪下,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表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崇高的气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56220.html
相关阅读:第三节 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教案
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第二节 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教案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意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