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江西省上高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 历史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2015届高二年级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2×30=60分)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2、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3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C. 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4、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5、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结构示意图”。请根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7、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8、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权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9、“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10、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11、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12、《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相权加强皇权13、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君权对相权的制约C.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4、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5、明朝“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握的主要是A.决策 B.监察 C.司法 D.行政16、中央和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下列措施中属于通过经济手段防止地方割据的是A.颁布附益之法 B.推行募兵制度 C .实施行省制度 D.设置转运使17、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8、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D.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18、成语故事“问鼎中原”所反映的实质历史问题是( )A.了解周朝九鼎的轻重与大小 B.关心周朝镇国之宝的安危C.有人想知道鼎放在哪里 D.分封制受到挑战19、“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①行省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20、观察右图:反映晚清乡试后情况的《南闱放榜(局部)图》。对此情景,站在进步立场的西方记者说( )A.读书,使他们开化了 B.科举,是明智的保障C.中国,唯有依靠孔教 D.上帝,请给他们智慧21、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期盼“朱”姓政权长治久安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2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史进行了探究,并准备撰写历史小论文。下列拟定的论文标题中,出现错误的是( )A.《趣谈周公与宗法制》 B.《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A. 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④24.荀子之所以被称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因为他()A主张礼法并用 B.主张以礼治国 C.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D主张“性恶论”25、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的富贵”。这表达了()A.没落贵族的愿望 B.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C.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 D.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26.达?芬奇传世画作《蒙娜丽莎》如何产生似有若无的微笑效果,一直是个谜。2010年科学家透过X光分析,首次破解这个谜团,原来达?芬奇使用了招牌绝技“晕涂法”,整幅画融合了共40层超薄油彩,而且达?芬奇可能先把油彩涂在手指上,再抹在画上。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达?芬奇这样做的目的是(  )A.嘲讽教会的腐化和贪婪B.将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之中C.展现其高超的绘画技能D.歌颂人性的美及人丰富的思想感情27.教士台彻尔在布道讲台上喊道:“难道你们没有听见吗?你那死去的爹娘,死去的亲友正在哭喊:‘发发慈悲吧,发发慈悲吧,刑法太苦,受不了。给点施舍,救救我们吧!’”“金银入库,灵魂起舞。”对此马丁?路德后来写道:“他竭尽全力把上帝的恩仇卖的又亲切又便宜。”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教会利用教徒对地狱的恐惧来兜售赎罪券B.当时欧洲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被教会所控制C.马丁?路德揭露了台彻尔的敛财骗局D.罗马教会的教义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便可以得救28.从《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①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②反映社会主义新面貌③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29.《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的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B.丝帛C.竹木简D.石碑30.为缅怀一些在历史上作出过突出贡献的著名人物,一些地方政府常常采取开设纪念馆或者为名人做雕塑的做法,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B.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其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C.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D.康有为提倡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二、材料题(31题13分、32题15分,题12分)31、材料一: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人之所能不可兼备,弃其所短,取之所长。有谠(正直)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哪些用人思想?(4分)材料二:(2)表2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呈现怎样的变化?(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32.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变化一 从“夷务”到“洋务”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1)依据材料分析,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变化二 从“淫巧”到“长技”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江西省上高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 历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521755.html

相关阅读:上学期高二寒假历史试题精编
高二历史物理学的重大进展测试卷(有答案)
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寒假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浙江省温州2012年高二历史下册阶段性测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