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2.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与国家和人民 ,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②新款海飞丝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在投产后它将 ,公司一定会凭借该产品实现扭亏为盈。③市场调查发现,红星家具城部分商家所销售的红木家具 。有关部门要提醒消费者谨慎选购。A. 休戚相关 不负众望 鱼龙混杂 B. 休戚与共 不负众望 鱼目混珠C. 休戚相关 不孚众望 鱼目混珠 D. 休戚与共 不孚众望 鱼龙混杂 3.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作文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义。(4分)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3分)A. 丁:B.C.D. (3分)①读书昼夜不懈 A. B. C. D.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咸器重之,钜夫因妻以从妹。(3分) 答: ▲ (2)?斯言于省臣,蠲其赋,州人德之。(4分) 答: ▲ (3)复求去,不许,命丞相及执政大臣面谕之。(3分) 答: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然后回答问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谁能代表中国?邓晓芒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在我看来,这句话其实很少激发起真正的“匹夫”即一般平民百姓的爱国之心,倒是给那些读过几本书却仍然一介布衣的穷秀才们说大话提供了由头。这种人我见得多,他们即使还没有沦落到孔乙己那样“站着喝酒”的悲惨地步,但“长衫”是绝不肯脱下来的。这长衫就是他们挂在嘴上的大话,开口闭口就是“我国应该如何如何”,“中国不高兴”,“中国可以说不”,“中国没有榜样”……给人的感觉,他们已经大权在握,其实他们狗屁都不是,只差没有给丁举人打折腿了。当然,我这个比喻也不太恰当。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虽然有点酸,但心地是善良的,其命运也值得同情。而这些“爱国分子”所穿的长衫却令人恐怖,感觉要是这些亡命之徒真的掌了权,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老百姓遭的殃恐怕要远过于“文革”。不过,看了很久以后,也许是产生了“审美疲劳”吧,我却对这种张牙舞爪的叫嚣心平气和起来,就像当今市面上到处冲击眼球的虚假广告一样,你千万不能当真。说白了,他们长袍底下“小”,也无非是想吸引大众的眼球,做一推销自己的劣质广告。我感到奇怪的是,他们那几本幼稚得像小孩子玩游戏一样的“大国系列”的书为什么会卖得那么好,在这点上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眼力。不过,根据我的经验,他们其实都是些披着狼皮的羊,狼嚎也是假唱。现在的人多现实啊!一听说某个国家可以拿绿卡,连眼睛珠子都是绿的。但是由于外语不好,堵了他们出国的路,只好在国内做“民粹”状,指望在“国学热”中捞一把,说不定混出个“民间纵横家”的声望来。但比起“文革”时期的红卫兵来,他们根本缺乏理想主义的行动意志,有的只是权谋机心。这从他们的行文风格就可以看得出来,为了既得下面的喝采,又讨上面的欢心,他们小心翼翼地遣词造句,一方面标榜自己的“血性”,另方面拼命暗示自己是一“可用之材”。在中国的一条潜规则是,如果你一上来就口气大得惊人,你就占据了发言的制高点。比如说,你不要说“我不同意”,而要说“中国人民决不答应!”对方就会吓趴下了。《中国可以说不》或《中国不高兴》的作者们深谙这一秘诀,中国的老百姓正愁没有人来代表他们,如今有人站出来义正词严地“为他们说话”,他们岂能不感激涕零?不过老百姓再能被忽悠,他们最终的判断标准在于他们是否活得下去、有盼头。你想为他们说话吗?那你首先为他们讨回那些拖欠已久的工资,退回那些无理的罚款,停止那些野蛮的拆迁吧!你老说“中国、中国”,那没有用。谁是“中国”?不就是这些每天辛辛苦苦劳作、还要受到不公正对待的“行尸走肉”们吗?你们懂得国际形势,知道东方和西方怎么“博弈”,你们要争中国的脸面,鼓吹回到乾隆,或者学霍元甲,把一切外国人都打翻在地,以解心头之“恨”?你们口沫四溅,以为这样就能够代表“中国”?你们知道老百姓会怎么说你们吗?长沙话叫做“屁眼里起旋风”,翻译成北京话文雅点:“美的你!”去年成都有个小伙为了出名,一次袭警,两次抢劫,最后终于落网,死罪。警方要给他做精神病鉴定,他死活不肯,说:“要是我有精神病,我做的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15.请(6分)16.全文,作者认为谁能代表中国?请简要回答。(6分)17.文章成都小伙事件,是否显得多余,你的看法是什么?(6分)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14.(6分) ①回忆与萧红的交往过程,表达了对萧红的赞美、惋惜与怀念之情;②面对萧红死后遭遇不公,表达了对被御用文人歪曲的不满与愤慨;③展望未来,表达了为朋友、为真理坚持到底的决心,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每点2分) 15.首先引出批驳的对象,即发表“代表中国”言论的某些文人;然后揭示出他们的行为本质是推销自己,是权谋心机。最后从不能为百姓谋利的角度进一步强调这些文人无法代表中国。(一点2分,不分点的最多不超过3分。)角度二:为他人带来快乐、幸福【审题误区】 如写“学会欣赏自己 ” “坚持” “探索”“学会赞美”“自己最美”“好人,世界的核心”“我们需要沟通”等等,这些立意都忽视了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的要求,立意不准确。参考译文:揭?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父亲揭来成,宋朝乡贡进士,是当时的名儒。至元初年,赐谥号贞文先生。揭?斯幼年家贫,读书昼夜不懈怠,父子两个相互做师友,很早就有文名。大德年间,(揭?斯)客居湖南,都元帅赵淇号称知人,见到他说:“你以后一定会成为翰宛名流。”程钜夫、卢挚先后做湖南廉访使,都很推重他,程钜夫因此还把堂妹嫁给他做妻子。延?元年,卢挚上表朝廷推荐揭?斯,(朝廷)特别授予他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当时平章政事李孟监修国史,看见他所撰写的功臣列传,感叹道:“这才可以称为史笔,像其他人只不过是誊写文牍罢了!”(揭?斯)被提升为应奉翰林文字,仍兼任编修官。调任国子助教,又留为应奉。延?五年,(揭?斯)请假回家。泰定元年,(揭?斯)被召回,又由于遭母丧而回家守制。富州本地不产黄金,官府被奸民的言语迷惑,招募淘金者三百户。这些人采其他县的黄金而献上,每年的赋税增至四十九两。经历年代已经很久了,三百户百姓没有剩下十分之一了,又加上贫不聊生,有关部门责成那些受雇于官府的人代替淘金户输送黄金,那些人大多因此而财产尽失。揭?斯向行省大臣作了汇报,免除了这项赋税,富州百姓对他感恩戴德。揭?斯参与修撰《经世大典》,文宗取他所撰写的《宪典》来读,回头对近臣说:“这难道不可以与《唐律》相媲美吗!”(文宗于是)提拔(揭?斯)做艺文监丞,参检校书籍事,并屡次称道他纯正笃实,想要大大地重用他,正赶上驾崩而作罢。至正三年,(揭?斯)由于年纪七十退休离职而去,皇上又下诏派专使追到?州。(揭?斯)于是回朝,奉命撰写《明宗神御殿碑》,(皇上)赐(给他)纸币一万缗、白金五十两,皇后赐白金也是这个数目。(揭?斯)再次请求辞职,(皇上)不答应,命令丞相及其他执政大臣去当面阐明皇上的意思。皇上下诏修撰辽、金、宋三史,揭?斯参与并担任总裁官。至正四年,辽史修成,皇上下诏褒奖,仍命尽早修成金、宋二史。揭?斯留宿史馆,因而得了伤寒病,七天后就去世了。享年七十一岁。皇上为之嗟叹痛悼,赐给纸币一万缗,仍让朝廷驿站的人员护送他的灵柩归葬。至正六年,又赠(揭?斯为)护军,追封他为豫章郡公,谥号文安。江苏省涟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465874.html
相关阅读: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