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Ⅲ人教新标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精练(完美解析版)
一、
1.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自习时边看书边记笔记
B.开始上时听到“起立”的声音就站立起
C.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解析: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内,其余三项所述活动均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答案:C
2.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解析:若题中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未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为兴奋部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
答案:C
3.(密码原创)去除蛙的脑而保留脊髓,做成脊蛙。用夹子夹住脊蛙的一腿使之不能收缩,用稀醋酸刺激这一条腿,蛙的另一条腿将弯向受刺激的腿进行搔拔。此现象 说明 …( )
A.反射弧缺少神经中枢也能发生反射
B.未受刺激的一侧也有此反射的感受器
C.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
D.神经冲动传到脑,脑发生的神经冲动传到未受刺激的腿,使之弯曲搔拔
解析:A项,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神经中枢反射不能发生。B项,刺激夹子夹住的一侧,只有此腿的感受器受到刺激。C项,受刺激一侧的传入神经元通过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和另一侧的运动神经元有联系,一侧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传到另一腿。D项,脊蛙已经去除了脑。
答案:C
4.下图中①~④处能发生神经递质活动的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解析: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突触小体膜)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细胞体膜或树突膜)。①是细胞体膜,④是突触 小体膜。
答案:D
5.如下图甲所示,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材料,在神经纤维的表面,放置两个相距1~2厘米的电极a和b,在图中的刺激点给予较强的电刺激。依据观测到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向左为正,向右为负。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情况,绘出的曲线如图乙,正确的是( )
解析:题中a部位兴奋时膜外为负,b处膜外为正,指针偏向左,曲线上显示为正电位;兴奋传至ab之间时指针不偏转,曲线显示为0电位;兴奋传至b点时,指针偏向右,曲线上显示为负电位;兴奋传至b点后指针不偏转,曲线显示为0电位。
答案:D
6.(2011•东北师大附中模拟)下图表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S1~S4期间细胞膜内含 有较多的Na+,而呈正电位
B.刺激达到S5后,兴奋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C. S5~S8期间,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D.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解析:由题图看出,刺激强度在S1~S4期间,神经细胞没有产生兴奋,细胞膜呈静息电位,内负外正,细胞膜外含较多的Na+。刺激强度在S5~S8期间,细胞产生兴奋,细胞膜上的电位为内正外负,但膜电位变化幅度相同,说明在此阶段,兴奋并没有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两图信息可以看出: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答案:D
7.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ATP的合成和水解
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解析: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引起下 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这个过程消耗能量,自然发生ATP的合成和水解,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答案:D
8.下图表示一种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a、b、c 、d、e能检测到兴奋的有几处…( )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上一个神经元轴突)通过突触间隙传给突触后膜(系一个神经元树突或胞体),所以若在图中箭头处施一强刺激,则图中c处检测不到兴奋。
答案:C
9.(密码原创)剥离蛙的离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放于海水中,坐骨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降低海水中Na+ 浓度,Na+通道开放,电位差会减小
B.若增大海水中Cl-浓度,Cl-通道开放,电位差会增大
C.若将坐骨神经—腓肠肌分别放置于海水、等渗KCl溶液、等渗葡萄糖溶液中,刺激坐骨神经都能产生神经冲动
D.在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的接点处,兴奋双向传递
解析:刺激神经纤维产生神经冲动,是因为Na+内流,若降低海水中Na+浓度,Na+内流减少,电位差会减小。受刺激部位产生外负内正的电位,若Cl-进入细胞内会使得膜内正电位降低,电位差减小。KCl溶液、葡萄糖溶液中缺少Na+,刺激坐骨神经不会产生神经冲动。坐骨神经与腓肠肌的接点是突触,该部位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答案:A
1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 的是( )
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
B.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不会讲话
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有关,而与感觉活动无关
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解析:A、C两项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的中枢,而不是低级中枢,大脑皮层上有躯体运动中枢、感觉中枢等。B项正确:(S区)受损,患者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D项错误:完整的反射 弧包括5个环节,而渴觉的产生只需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三个环节。
答案:B
11.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C.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D.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解析:刺激c点在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因为在突触处兴奋不能逆向传递。
答案:C
12.(2011•北京丰台)病例一:某种抗体与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使该受体失去功能;病例二:乙酰胆碱是一种能引起肌细胞兴奋的递质,某种药物可以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以上两种情况分别会导致( )
A.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持续收缩
B.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肌肉持续舒张
C.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反应性提高;肌肉持续收缩
D.刺激神经不能引起肌肉收缩;肌肉持续舒张
解析:受体失去功能后,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刺激神经,肌肉不能接受到神经冲动,不能引起收缩。若某药物可阻止乙酰胆碱的分解,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不分解,可使肌肉持续性收缩。
答案:C
13.(密码改编)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示意图,在反射弧左侧的神经纤维细胞膜外表面连一电流表。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b 处的神经元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B.刺激b点引起③发生 的反应不属于反射
C.分别刺激a点和b点,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偏转
D.刺激a点,①②③和b点均可产生兴奋
解析:大脑皮层可通过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控制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刺激b点能引起肌肉收缩,但无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参与,不属于反射。刺激b点,电流不能传到电流计,电流表指针不能发生偏转。
答案:C
二、非
1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神经纤维被切断、损伤、麻醉或低温处理而破坏,就会发生传导阻滞或丧失传导功能,由此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图中的A和B相当于其中的________,A和B之间接触的部位叫________。
(3)A和B的遗传物质相同,释放的物质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_。效应器细胞识别乙酰胆碱后细胞收缩,乙酰胆碱被胆碱酯酶分解,细胞恢复舒张。去甲肾上腺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胆碱酯酶分解,这体现了________。
(4)乙知某些神经元含有NO合成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NO可弥散到另一神经元发挥其生理作用,并起到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作用。那么NO相当于一种________。如果破伤风杆菌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因而引起肌肉痉挛和惊厥。由此可见甘氨酸能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解析:(1)若神经纤维被破坏,则兴奋不能传递到效应器,反射不能完成,由此可见兴奋能传导的条件就是神经纤维的完整性。(2)A和B连接着效应器细胞,A、B属于传出神经。(3)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遗传物质相同,但表达的基因不同,所以两个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分泌的物质也不同。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本质不同,而酶具有专一性,所以去甲肾上腺素不会被胆碱酯酶分解。(4)神经元之间发挥作用的是神经递质,N O可以在两个神经细胞之间起作用,相当于神经递质。肌肉痉挛是兴奋持续传递而不分解导致的肌肉抽搐,这是由甘氨酸被阻止释放造成的,所以甘氨酸的作用是抑制下一个神经元。
答案:(1)神经元 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2)反射 反射弧 传出神经 突触
(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不能 酶的专一性
(4)神经递质 抑制
15.下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①②是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A、B、C为突触,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即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如果图示动作为踢小腿,图中突触后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若刺激图中①处,图中伸肌________屈肌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
(3)若某药物可以阻断伸肌收缩,请设计实验,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却不能阻断在突触处的传递。
①实验原理:机体内骨骼肌收缩的刺激自神经传导的兴奋。
②实验材料:略。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观察是否发生膝跳反射(或观察伸肌是否收缩)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观察是否发生膝跳反射(或观察伸肌是否收缩)。
④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膝跳反射时屈肌舒张(其收缩被抑制),原因是C处突触后膜电位仍为外正内负。
(2)刺激题图中①处兴奋只能传给伸肌,不传给屈肌,即C突触后膜不产生兴奋,膜电位为静息电位,伸肌收缩而屈肌舒张。
(3)要证明该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却不能阻断在突触后的传递,就要设置两组对照,一组药物置于突触部位只能放于B处,另一组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只能放于②处,刺激神经纤维①处,对比观察结果即是否发生膝跳反射,说明药物发生作用的具体位置。
答案:(1)C
(2)收缩 舒张
(3)第一步:将药物置于B处,刺激神经纤维①处
第二步: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②处,刺激神经纤维①处
实验现象:第一步时发生膝跳反射(或伸肌收缩),第二步时不发生膝跳反射(或伸肌不收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43424.html
相关阅读: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探究题型的解法及思维方法
【名师解析】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9-2019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高二生物下册开学初考试题(文科)(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