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二地理上册同步检测试题(有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学习指导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以下是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上册同步检测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地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

读下表(表中①、②、③、④代表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和南方高产区等我国四类商品粮基地),回答1~2题。

商品粮基地类型①②③④

占全国四

类商品粮

基地的比重(%)耕地

面积40.176.8223.4329.58

农业

人口19.914.728.546.89

粮食商品率35.227.219.629.0

积温(℃)2 500~3 4002 000~4 5004 200~4 5004 500~8 000

年降水量(mm)400~500250850~1 0001 000~1 900

1.关于①、②、③、④所代表的我国各类商品粮基地的排列正确的是()

A.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B.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南方高产区

C.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

D.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西北干旱区、东北低产区

2.④地比①地粮食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A.④地粮食总产量比①地少

B.④地粮食单产不如①地高

C.④地人均耕地小于①地

D.④地复种指数低于①地

解析: 表中显示的积温值和降水量是可靠的信息,依此可判断四个商品粮产区;某地粮食商品率高低决定于人均粮食产量的多少,南方高产区虽然粮食单产高,但由于人多地少,人均粮食产量并不高,所以粮食商品率要低于人少地广的东北地区。

答案: 1.A 2.C

从逐渐繁荣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东部经济三大板块,到十五计划期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东中西互动、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据此回答3~4题。

3.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一个质的变化,即()

①城市化、工业化从小板块向大板块集聚 ②市场发展产生了统一的需要、产业发展产生了规模集聚的需要、资源组合产生了配置效益的需要 ③城市化标志的人口集中、工业化标志的产业集中将促进我国现代化从点向面的发展飞跃和提升 ④各经济区已不需要所谓的政策支持,完全可以放手自主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问题包括()

①东、中、西部人均GDP差距不断扩大 ②外贸和利用外资不平衡,东部地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③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不平衡,东部地区渐渐与国际接轨,中西部地区在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上调整缓慢 ④东部地区已完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而西部地区转型艰难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中国经济处于成长阶段。第3题,任何一个经济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第4题,东部地区正在进行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答案: 3.A 4.C

(2011浙江教育考试院)读图,完成5~6题。

5.为缩小浙江省内区域发展差异,2020年前应重点加快发展的都市区是()

A.杭州都市区 B.金华义乌都市区

C.温州都市区 D.宁波都市区

解析: 金华义乌都市区位于浙江省的中西部,从平衡全省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方面考虑,都应该重点发展金华义乌都市区。

答案: B

6.浙江省限制开发的区域应包括()

A.衢州丽水高速公路沿线地区

B.宁波温州间的沿海地区

C.千岛湖周边地区

D.环杭州湾城镇群地区

解析: 区域开发应与环境建设相一致,千岛湖属于自然景区,应保护其自然景观的协调,因此应成为限制开发区域。

答案: C

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在全国所占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表示西南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8.甲地区铁路运输的大宗货物最主要是()

A.木材 B.粮食

C.煤炭 D.铁矿石

解析: 该题组以柱状图切入,考查我国不同区域的交通运输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长江发达的水运,受地形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公路和铁路发达,与图中乙相符;黄河中下游地区虽有黄河,但受其水运条件限制,水运不发达,但该区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经济发达,铁路、公路交通便利,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和输出地;西南地区受地形地质条件的影响,铁路、水运不很发达,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西北地区受气候和水文条件影响,水运条件差。

答案: 7.C 8.C

我国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自然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9~10题。

9.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

①区域面积依次减少,人口比重依次减小 ②冬季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 ④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由多到少再到较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由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面积、人口比重都递减;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是由多到少;人类活动逐渐减弱,自然生态变化逐渐减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发展农业最大的障碍是水源不足。

答案: 9.A 10.D

下图中左图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右图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

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

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12.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13.下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 第11题,从该省的轮廓可知为我国的甘肃省,甲河源于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为内流河,所以A项错误,本地区年降水量均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半干旱或干旱区,所以B项错误,本区河流的补给主要来源于高山冰雪融水,所以选择C项。第12题,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地处内陆,距海洋远,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就是水源缺乏。第13题,从图中可知,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中,畜牧业和林业产值比重太低,种植业占主导地位,而当地最大的生态问题就是由于水资源缺乏(降水200毫米左右)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严重,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措施是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大草场面积,增加畜牧业,减小种植业比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②表示的方案最符合要求。

答案: 11.C 12.C 13.A

二、综合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大东北四大经济圈比较表。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东北三省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003年经济总量(万亿元)23 79811 33513 09412 95761 184

(52.2%)增速

均值14.8%15.5%12.2%10.7%9.1%

2002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6∶52.1∶41.94.9∶49.8∶45.310.0∶45.7∶44.312.8∶49.7∶37.5

2003年三大产业结构比重5.1∶54.6∶40.34.1∶52.4∶43.59.5∶47.2∶43.312.5∶50.4∶37.114.6∶52.3∶33.1

材料二 20世纪末开始,我国重工业呈加速发展,重工业增长值占工业增长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8%。钢铁、汽车、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快速成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重工业发展属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1)四大经济圈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今后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较低,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些工业的比重将最可能得到提升(双项选择)()

A.劳动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资源密集型

解析: (1)对比表中02年和03年产业结构比重数据,会发现四大经济圈第一、第三产业比重都下降了,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而发达国家产业比重中最主要部分是第三产业,所以今后应提高第三产业比重。(2)重化工工业是高能耗、高耗资源的工业,并且排污量较大。我国重化工业加快发展,必然对资源和能源以及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3)影响单位GDP能源消耗量的因素有:工业比重、特别是重工业的比重,以及技术水平高低。珠三角的技术水平不会比长三角更高,所以主要是工业结构本身的问题,珠三角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地区,且工业比重低于长三角,所以单位GDP能耗低于长三角地区。(4)珠三角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经济实力较雄厚的地区,工业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升级,则相应的这些工业类型的比重将有所升高。

答案: (1)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2)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 环境污染加剧

(3)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工业以轻工业为主

(4)BC

15.(2011试题调研)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是我国的________地区,乙是________(国家)。列表比较甲、乙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差异。

(2)甲区域位于我国的________高原地区,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__________;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____________。

(3)a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________业、________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______、________等新能源。

(4)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

(5)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b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7)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解析: 本题综合性强,对我们的地图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区域的比较方法等地理学科素质能做一个很好的考查,难度为中等偏难。甲区域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乙是巴西,主要地形单元是亚马孙平原。

答案: (1)青藏 巴西

甲乙

共性都有高原地区、都有季风区、都有草地,地广人稀,铁矿丰富,水能丰富

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纬度位置位于温带位于热带、亚热带

海陆位置我国西南内陆地区,距海远濒临海洋

气候条件高山高原气候(山地气候),夏季温和少雨,光照多,冬季气候寒冷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土地条件①草地为主,土壤贫瘠

②土地较为分散①林地和草地为主,土壤比较肥沃

②集中连片

能源、矿产资源条件地热、太阳能、水能丰富水能丰富

(2)青藏 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 山高坡陡

(3)旅游 商(服务、手工) 太阳能 地热能(风能)

(4)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5)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地势(海拔高度)、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答出4个方面即可)

(6)南部水电站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

(7)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地理上册同步检测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360444.html

相关阅读:化学高二选修1第4章同步练习:垃圾资源化
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练习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学
高二物理学习技巧
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