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一中2015—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浑浊/蛰伏 锋镝/贬谪 首创/创举B.园圃/逮捕 烘托/哄骗 记载/超载C.安静/绥靖 渎职/木椟 量具/胆量 D.疏浚/逡巡 稍息/口哨 卡壳/关卡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秋天到了,行将就木的落叶任秋风卷起,到处飘零,而连绵的秋雨不停地下着,这一切勾起了游子们绵绵的乡愁。 B.置身于美术馆中,你会发现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C.面对一位谦谦君子,我不会展露本性,因为我看不清他温和文雅的外衣下藏着颗怎样的本心。君子是个面具,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D.当年,飓风“卡特里娜”横扫了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不少地区,并给该州带来了迄今为止最惨重的洪水灾害,致使生灵涂炭,不少难民流离失所。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 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现在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界,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翅的需求,在未来10年内,某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进而将导致鲨鱼物种整体灭绝。B. 面对不断上涨的人均工资,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却似乎并没有随之水涨船高,年收入10万元仍是居民休闲的一道门槛。C. 灰色权力,是指借助公共权力的影响力,通过子女、配偶、亲人或朋友等,在市场中或者暗地里,通过权力的运作对稀缺资源的倒卖、获取,进行资本运作等,以获得巨额利益的权力行为。D. 中国金花李娜克服开局慢热的不利,逆转战胜德国新星科贝尔,终于收获个人赛季第一个单打冠军。.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后人将之归纳为“风”、“雅”、“颂”,其中“风”又称“十五国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民歌,它浓缩了《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B.先秦散文尚处在应用阶段,哲学家用以说理,史学家用以记事前者有儒家的《论语》《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荀子》等诸子散文;后者有纪传体的《春秋》,编年体的《战国策》等历史散文。C.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谢灵运以及为人们所熟知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等。D.中唐韩愈、柳宗元等人尖锐批判六朝以来的骈俪文,提倡更为实用的上继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并称之为“古文”,与骈俪文对立在他们的实际创作成绩和理论倡导的影响下,中唐文风大变,古文创作成为文坛的主要风尚,文学史上称其为古文运动。.下列四组加点词中,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盘盘焉,??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刀刃若新发于硎 赵尝五战于秦C.不赂者以赂者丧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D.诸侯之所大患较秦之所得.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项羽之死》)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六国论》)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现代文阅读(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木版年画木版年画并不完全等同于年画。广义的年画是一种岁时的绘画,而狭义的用木版印刷的年画则是一种年俗艺术。只有大众过年时对年画有一种不可或缺的需求,即民俗需求,木版年画这一画种才会真正确立起来。 木版年画的雏形有避邪的内容,也有祈福的含义。等到祈福的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木版年画的题材就变得汪洋恣肆了。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庄稼丰收、老人长寿等等,都展现在年画上。其中,金钱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有挂满金钱的摇钱树,但这并不能说是一种拜金主义,在物质匮乏的农业社会,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罢了。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特别是在送旧迎新的日子里,这些画面分外具有感染力和亲切感,给人们带来安慰、鼓励和希冀,充分展示了人们的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年画中另一层民俗内容是在张贴上。民俗是经过约定俗成,最终成为一种共同遵守的生活规定与文化规范。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其张贴的具体部位和内容都有严格规定。在规定的时间,把特定的年画贴在规定的位置上,是一种民俗行为。 木版年画往往是在民间进行道德伦理规范、生活知识教育和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画涉及历史、宗教、神话、传说、戏曲等,反映社会生活之广阔,可谓无所不包。木版年画描绘过的戏曲多不胜数,不少在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在。至于那种无以数计的描写民俗风情的年画,带着不同地域与时代的气息,记录了大量珍贵的人文信息,更是木版年画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画面都出自农民独特的视角。农民是木版年画的原创者,他们的画笔与刻刀直接反映着自己的爱憎、趣味、生活态度、文化心理以及价值观。深刻地外化农民心灵的年画,大量深藏在年画的遗存中。然而,这些遗存却不为人知地散落民间。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清末民初那些表现当时社会情景与重大事件的木版年画,体现出农民的政治敏感和思维视野,其价值不亚于大都市的时事画刊。它们一反传统,十分写实。 年画是消费品,没人保存,也没人将其视为历史文化。即使到了20世纪年画走向消亡仍不为世人重视与收藏。如今要在民间发现一幅老画或一块古版,竟然大多仍是不曾见过的孤品!存世于中外的年画应该数以万计,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蕴藏着的是我国农业社会民间立体的影像、广角的生活与社会,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以及永恒的人文价值。.下列关于“木版年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版年画都是用木版印刷的年画,是一种年俗艺术。 B.木版年画是由于民俗的需求才真正确立起来的画种。 C.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D.木版年画的画面内容,都是理想主义的图画。 .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明确了木版年画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题、题材和功用等,并强调了它的收藏价值。 B.木版年画中的金钱形象并非表现拜金主义,它只是农业社会人们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 C.木版年画的张贴时间、处所及具体部位是有严格规定的,已经约定俗成。 D.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某些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 .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祈福愿望成为年画的主题,并进入了风俗范畴,因此木版年画的传统不会改变。 B.从历史上看,木版年画在当时是一种生活消费品而不是纯粹的艺术品。 C.木版年画上绘声绘色出现过的许多剧目,如今早已绝迹不存,这些年画为研究古代戏曲提供了相关资料。 D.尽管木版年画在20世纪已走向消亡,但其遗存仍大量散落于民间,发掘与抢救这份遗产是当务之急。、古代诗文阅读(3分)(一)文言文阅读(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迁洛阳令。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二百,信阳侯阴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汝犯王法,身自取之!”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朕之仪貌,岂若此人!”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后汉书?虞延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分)A.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见:被。B.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节约。C.谮延多所冤枉 谮:诬陷。D.信哉斯言 信:相信。.下列全都表明虞延“大公无私”的一组是(分)①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②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③常为奸盗,延收考之④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⑤汝犯王法,身自取之⑥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A.①②⑥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⑤.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A.虞延年轻时为官执法严明,在社会动乱时勇敢有为,因而有名声。B.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听虞延劝谏,临刑时他为此十分悔恨。C.虞延惩处阴氏作恶的门客,阴就告诉了皇帝,但虞延在皇帝面前仍坚持严正执法。D.邓衍因仪表出众受到皇帝赏识,虞延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才使 皇帝醒悟。.翻译(分)(1) 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特赐舆马衣服。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3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 语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99593.html
相关阅读: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