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为高中政治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我们的中华文化参考答案”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我们的中华文化参考答案
课时作业(二十六)
1.D[解析]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确立其至尊地位是在汉代,而不是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是隋唐,早于宋元明,A、B、C是错误的。
2.C[解析] 依据教材可知①②正确。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故③④错误,选C项。
3.D
4.A[解析] 中华世纪坛序内容表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传、连绵不绝。当然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本题立足重点概念的辨识,来提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及意义,教材有明确的表述。②中“各种”说法不对,应该是吸收“优秀成分”,此题肢排除。④的定位是中华文化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应排除。
5.D[解析] 严格意义上讲“文化”不等于“文明”,①错在“就是”。③错在“一直”,舍去。
6.D[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依据教材只有D正确。
7.D[解析] 文献古籍属于史书典籍,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所以,①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特别是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②属于知识性错误。古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③正确。古籍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保护古籍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8.D[解析] 考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命力。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①排除。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排除。③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客观事实,排除。我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生动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因此,选D。
9.C[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题干材料主要讲述我国多样性的地方文化相互交流,繁荣兴盛。据此判断,①③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不同区域文化交流时,主要体现的是各具特色,故②表述不符合题意。
10.B[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回答本题容易被材料中的“岭南地区的地域”所迷惑而选A项,所以做题中要注意题干最终的指向性‐‐岭南文化在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回扣教材则是包容性,选B。
11.B[解析] A不符合客观情况。C推广普通话与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是两回事。D错在“消除”。
12.C[解析] 150件富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圆明园文物在园里展出,熠熠生辉,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当选。150件圆明园文物历史命运的前后对比,体现了国家的命运关系着文化的兴衰,③符合题意,②错误。这些修复的文物使人百感交集,体现了④。
13.[答案] ①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古寺中老子、孔子塑像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寺内雕塑精美,布局严谨等,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表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水陆庵的塑像特点,表明中华文化异彩纷呈,特色鲜明。
[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特有的包容性等特征,学生只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加以分析说明即可。
14.[答案]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解析] 本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结合“包容性增长”的材料背景,考查文化多样性考点的应用,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从《文化生活》角度阐释“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包容,又有对外来文化的包容,这都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通过阅读“我们的中华文化参考答案”这篇,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政治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50388.html
相关阅读: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江西省抚州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政治
雅安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
云南省玉溪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3月月考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