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第Ⅱ卷,第Ⅰ卷请妥善保存。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题1分,11—3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以下各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答题卡在第5页),字迹不清、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长江深水码头主要集中在南岸,其原因是A.长江以南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长江以南为红壤,土质疏松C.长江以南降水丰沛,汇入长江的水量大 D.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河水冲刷严重2.图1是“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则甲洋流可能是A.日本暖流 B.秘鲁寒流 C.巴西暖流 D.千岛寒流读图2完成3~5题。3.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丙>乙>丁>甲 D.乙>丙>甲>丁4.若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乙>甲>丙>丁 D.乙>丙>甲>丁5.若图中丁地为极夜时,图中四地黑夜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序是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丙>乙>丁>甲 D.乙>丙>甲>丁6.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从地理学角度看,这反映了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从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2012年10月31日,中科院发布《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3%,首次突破50%。这必将引起未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大的指标性信号。据此回答7~8题。7.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C.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8.一位同学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其中合理的是A.交通拥挤——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B.住房紧张——盖高层建筑,向市中心发展 C.环境污染严重——通过行政手段严禁重工业发展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控制城市中心区规模,建设卫星城 9.2013年11月,大雪给北方许多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各地有关部门积极组织群众进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为了及时获得这次暴雪影响地区的范围,主要依靠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 B.数字地球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10.“没有最堵,只有更堵”,北京、武汉等城市因交通拥堵而被称为“堵城”。以下关于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措施,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开辟公共汽车、自行车绿色通道 B.限制私家车的使用C.减少市区主干道红绿灯设置 D.合理规划城市道路根据图3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11~12题。11.关于图3中的四点,说法正确的是A.丙和甲在东半球,北半球 B.丁和乙在西半球,北半球C.丁和乙在东半球,南半球D.丙和丁在西半球,南半球12.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图3的比例尺约为 A.1:500万 B.1:5000万C.1:10000万 D.1:1000万图4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50米。读图回答13~14题。13.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鞍部 B.山脊 C.山顶 D.山谷14.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498米 B.398米 C.420米 D.349米15.对人口迁移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 B.和睦的婚姻和家庭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D.优美的生活环境16.定西市位于甘肃中部,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多年来定西人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种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该治理开发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森林减少17.图5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A.生产功能 B.消费功能 C.平衡功能 D.选择功能18.图6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A.逐步变暖 B.先暖后冷C.逐步变冷 D.先冷后暖19.图7反映了某市居民购物平均出行距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A.该市的家用电器商店比普通服装商店少B.该市的家用电器商店的服务范围比日常用品商店小C.该市蔬菜食品商店的数目最少D.该市的普通服装商店比家用电器商店服务级别高下表为我国某城镇2000年和2010年的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20~21题。年份(年)常住总人口(万)外来人口(万)人口年龄构成(%)0-14岁15-64岁>65岁2000422.319.072.68.4201046.86.911.578.210.320.该城镇2000年至2010年人口统计数据的变化显示A.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导致常住人口总数上升 B.社会养老负担减轻C.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受外来人口增加的影响 D.家庭抚养少儿的负担加重21.以下产业有可能促使该城镇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是A.电子装配业 B.汽车制造业 C.金融服务业 D.文化创意产业22.图8中②地与其他三地工业区相比,发展工业最优越的条件是A.水陆交通便利 B. 能源丰富 C.原料充足 D.科技力量强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图9),回答23~24题。23.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B.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C.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24.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B.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C.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D.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低且增长缓慢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回答25~26题。25.我国下列省区中,最适宜推广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是 A.青海省 B.四川省 C.海南省 D.河南省26.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B.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应形成一种环境伦理意识 C.循环经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于环境保护D.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27.读我国北方某地统计表,资料反映出该地12年中粮食单产变化的原因是年份(年)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m2)年降水量(mm)气温年较差(℃)河水含沙量(%)水旱灾害(次)粮食单产(斤/亩)粮食总产(亿斤)1965193334203810041020.51987104783504235230018.0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人口增长快 C.毁林开荒导致气候恶化 D.耕地减少2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A.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明显滞后B.我国能源资源品质差,热效率低C.管理水平低,损失浪费严重D.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尤其是重点行业工艺落后所占比重较高图11为“某产业园区主导产业变化图”,读图回答29~30题。29.各企业集聚在第一代产业园的主要原因是A.靠近原料产地 B.加强相互竞争 C.共用基础设施 D.获取邻厂信息30.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A.管理经验 B.资金 C.科技 D.廉价劳动力第Ⅱ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50分)注:以下各题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31. (10分)读图12,回答问题:(1)D点海拔是 米,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 米。(2分)(2)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判断的依据是 。(3分)(3)甲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1分)(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一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 处比较合理,理由 。(2分)(5)甲镇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至少答两点) (2分)图13是某房地产公司在杭州(30?N)开发的一梯两户式多层商品房平面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幢商品房阳台朝向为 (方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2分)(2)若在其北面再建一幢新楼,并要求新楼底层全年的正午均能晒到太阳,那么设计者在规划两楼间距时,需考虑该地两分两至日中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和 (原楼、新楼)的高度。(2分)(3)杭州的冬季盛行 风(填风向),夏季盛行 风(填风向)。化工厂应该布局在城市的 方向。(3分)(4)如果你父母想在图中甲、乙两套商品房中选购其中一套,你认为哪一套更合适,并说明理由(只考虑气候方面的因素)。(3分)(3)图中N地过度发展种植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和 。 请你为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5分)34. (10分)读图16,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③是 , 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2)试述②地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2分)(3)分析④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重要条件。(4分)(4)字母A、B、C、D代表世界著名工业区,其中B区是 (填工业区名称), 四个工业区中发展条件相类似的是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21702.html
相关阅读: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二12月会考模拟地理试题(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学期寒假地理复习题(带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第七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检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