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试卷说明:

湖南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生物必修3模块阶段测试试 题 卷(开考时间:2013年11月8日上午8?00)时 量:90分钟 满 分:100 分命题人:彭娟 审题人:高二生物备课组 备课组长:李尚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 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不同种群的基因库组成是相同的 B.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 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它们某植物种群中,r基因纯合的个体不能存活。已知该种群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它们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30%、20%、20%、10%、10%、10%。计算Y和y的基因频率依次为A. 55%和45%B. 45%和55%C. 27.5%和22.5%D. 22.5%和27.5%3.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a表示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A. ①③ B.② C. ③ D. ②③5. 如图所示,神经纤维MB段距离长于MC段,在M处给以电刺激,在B,C处用电流计测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A.不动B.向左摆C.向右摆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6. 某人腰椎部因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 ①④ C. ①② D.②⑤7.神经细胞在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的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C.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8.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C.图中兴奋传导方向是C→A→B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D.学习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的变化而形成新行为的过程11.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进入休克状态,要使其及时苏醒可注射适量A.甲状腺激素 B.生理盐水   C.性激素 D.葡萄糖12. 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暂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A.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13.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 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  B、?   ? C、?    ?D、15.把某哺乳动物从24℃的实验室移至℃的低温室后,测得其体温如图。同时,测定其体内促甲状腺素的浓度。下列能正确表示促甲状腺素浓度变化的是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不会出现的现象是B.呼吸加快, C.肾上腺素分泌增加D.胃肠蠕动加快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④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22.如下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A.去顶芽后抑制主根生长B.去顶芽后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24.如下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做实验,可使其发生向右弯曲生长的是25.选取长度相同的幼苗,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给予光照,在不同时间测定胚芽鞘伸长的长度,结果如图乙A. B.C.D.下图左侧为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那么一段时间后,右侧①②③在图示位置时,其生长情况依次是A.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 向右弯曲B.向右弯曲 向弯曲 向左弯曲C.向左弯曲 直立生长 向右弯曲 D.向右弯曲 直立生长 向左弯曲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订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B.一系列浓度梯度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 100,年末时为 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 20,死亡个体数为 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2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低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30.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1)图中虚线框部分代表 ,其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gkstk(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3)从图中可以看出,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 的参与。32.(7分)乙酰胆碱(Ach)是一种神经递质。下图左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写出图中结构:________;。 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C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处数据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轴突中除去突触小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刺激X ① ② ③ 胰岛B细胞构成反射弧,其中结构②为神经中枢,位于 。胰岛B细胞为反射弧的 。(3)图示激素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加速   对葡萄糖的摄取、 和 ,从而使血糖浓度 。34.(共15分)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如图,正常情况下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体温。(1)由图可知,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此时人体感觉到冷,随即通过 调节,增加 、减少 ,使体温回升至正常。(2)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点S右移,出现发热。如体温持续偏高会导致内环境稳态 ,需要采取降温措施。(3)人体初次感染流感病毒后,免疫系统随即启动,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能够 (特异性、非特异性)抵抗,但大多数病毒进入血液,必须依靠 细胞产生 清除血液中的病毒,另有 细胞与 细胞直接接触,使之裂解。(4)免疫应答中的巨噬细胞与被感染细胞相比,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这是由于巨噬细胞需要_____(多选)表达细胞表面受体 B.产生更多的细胞内水解酶合成大量ATP D.合成更多蛋白质分泌到胞外(5)若人体第二次受到相同病毒攻击,会发生快速免疫应答()快速免疫应答的概念图。(4分)35.(4分)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请回答:(1)图a和b说明(2)图c和d说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两半和琼脂块中收集的生长素数量(3)图e和f说明(4)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细胞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随Ach浓度的升高,促进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排除突触小泡中递质(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1)(2)不影响 (3)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4)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单侧光照射下,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而不是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靶细胞生理反应代谢改变受 体失活激 素刺激X胰岛B细胞①②湖南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202805.html

相关阅读:【名师解析】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
与遗传和变异相关的探究题型的解法及思维方法
高二生物下册开学初考试题(文科)(含答案)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19-2019学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