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B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中肯/中意 陡峭/讥诮孝悌/缔造 绮丽/倚马可待B.老妪/佝偻 梦魇/笑靥? 憔悴/樵夫 嗔怪/目而视C.疮痍/悲怆 磋商/蹉跎 折服/折本 拾掇/咄咄逼人 D.果脯/胸脯 下载/刊载 挟持/脸颊 提防/提纲挈领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光有时柔和似水,这是当它散射的时候,而一旦汇集一束,并形成激光,就是无坚不摧的武器,精神似乎不如物质有力,那是精神涣散的时候,但是,它却有一种不可轻视的力量,一旦激发起来,凝成一点,直指一个目标,便犹如一柄锋利的锐不可挡的宝剑。A.无坚不摧 B.涣散 C.轻视 D.锐不可挡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为了阻止朝鲜停止核试,到最后一秒都在尽外交努力,重申朝鲜半岛无核化,应通过六方会谈实现。B.与以往不同的是,在社会各界的千呼万唤中,被寄予反腐厚望的财产公示试点,注定是一场聚光灯下的改革。C.中国烹饪协会为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发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倡议书,在广大餐饮企业中引起反响热烈的影响。D.路不好收费高,从2003年开始,就有人大代表呼吁解决广深高速收费问题,但十年过去,广深高速收费仅从72元降到70元。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②儒家的姿态是与时间去争抢,抢出来有限的时光去建功立业;③有的人更多地看中历史上的名垂青史,让个人生命付出代价,也要去建立一种社会功勋。④但是,人生的价值判断永远不会相同。⑤也有的人更多地看重自己内心的完善、安顿和自己道德上的成全。⑥而道家的态度是在流光中顺应,去把握每分每秒,去乐生。⑦在生命的长河里,儒家和道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A.⑦①②③⑤④⑥ B.⑦⑥②①④⑤③ C.⑦①③②⑤④⑥ D.⑦②⑥①④③⑤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李穆,字孟雍。幼能属文,有至行。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既至,剖决滞讼,无留狱焉。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本镇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又坐举官,削前资。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五代以还,词令尚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对曰:“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上曰:“诚如是,吾当用之。”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朝与否,国主自处之。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初,转左补阙。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八年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上益知其才。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上闻其死,哭谓近臣曰:“穆国之良臣,朕方倚用,遽兹沦没,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 穆性至孝,母尝卧疾,每动止转侧,皆亲自扶掖,乃称母意。初,穆坐秦王事属吏,其子惟简绐祖母以穆奉诏鞫狱台中。及责授为省郎,还家,亦不以白母。每隔日,阳为入直,即访亲友,或游僧寺。免归,暨于牵复,母终弗之知。穆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尤宽厚,家人未尝见其喜愠。(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二》)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能属文,有至行 属:写B.本镇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 坐:定罪C.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 豫:高兴D.阳为入直,即访亲友,或游僧寺。 阳:假装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①诚如是,吾当用之。母终弗之知B.①临事不以生死易节 五代以还,词令尚华靡C.①至穆而独用雅正 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D.①乃先召李煜入朝 非斯人之不幸,乃朕之不幸也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李穆“操行端直”的一组是(3分)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又坐举官,削前资。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权贵无敢干以私皆亲自扶掖,乃称母意。A.①②④ B.⑤②⑥ C.③②⑤ D.①⑤③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穆有文才,善辞学,追求雅正的风格,纠正了五代以来的崇尚华丽的不良文风。B.李穆为官干练,分析判断精确敏捷,奸诈狡猾之徒往往无法逃避惩罚,被皇帝誉为国之良臣。C.李穆为官之路坎坷,在官场上几度起伏,但保持了忠诚质朴,言行谨慎的处事风格。D.李穆极其孝敬母亲,被关押狱之中,就欺骗母亲说在狱中审案或入朝值班,以免母亲牵挂伤心。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宋)张磐习习轻风破海棠,秋千移影上回廊。昼长蝴蝶为谁忙。度柳早莺分暖绿,过花小燕带春香。满庭芳草又斜阳。(1)词上片的“破”字有何妙处?(3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词的下片。(4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春江潮水连海平, 。滟滟随波千万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3)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4)夫天地者, ;光阴者,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小题。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李汉荣窗是松木做的,阳光照射的时候,窗棂就飘出令人惊喜的、特有的清香。这是我们能够嗅到的乡村气息的一部分。植物的魂灵遍布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桐木的门、桦木的椽、榆木的门墩、盛米的椴木勺、舀水的葫芦瓢,就连脾气难免尖刻的菜刀也有着柔和的柳木柄②就这样,一部分松木来到母亲的生活中,以窗的形式帮助着母亲,也恰到好处地把一部分天空、一部分远山引进了她的日子。到了夜晚,则把一部分月光、一部分银河领进了她的屋子,她的梦境。站在窗前,首先看到的是一片菜园,韭菜整齐地排列着,令人想起千年的礼仪,透出一种代代传递的肃静与活泼;白菜那白净的脸,那微胖的身段,是一种永不走样的平民美貌;葱那不谙世事的单纯的手,却能在不动声色的土里取出沁人心脾的情义;花椒树,经营着浑身的刺,守着那古老的脾气——鲜美的麻,一种地道的民间味道。 人在愁苦的时候,倚在窗前,看一眼这菜园,内心就有了春色,有了不因世道和人心的扰乱而丢失或减少的那种生的底色,也是心的底色,这就是天地生命的颜色。 我能想象,母亲多少次站在窗前,看那菜园,看那经她的手侍弄的植物们,那些绿,星星点点竟绿成这一大片,要不是泥土缚了它们的脚跟,它们也许会翻过窗,走进屋子里来的。母亲曾说,她年轻的时候,经常失眠,就站在窗前,久久凝神看,好几次看见月光从窗格里进来,就变成四四方方的,她就想这是一封封信,是从天上寄来的,静静地放在窗台,等她收阅。我知道母亲这一生是没有收到过几封信的,也许她是在想象天意里会有一个夫君,等着她,却无缘相遇,就在远天远地的夜晚辗转投寄来一封封素笺。窗框上雕有简单的图案:喜鹊、蝴蝶、莲花、仙桃。这些中国的古老图腾,是自然里美的生灵。人居住在它们中间,受它们庇护,也庇护着它们。人与天地就这样互相凝视、互为朋友。 阳光洒进来,月光照进来,星星走进来,风有时也跑进来,雨有时也会两三点跳进来,更有时,那迷路的蝴蝶也会因了惹眼的窗花飘进来,在屋里逗留片刻。窗外墙根下,时不时冒出几丛喇叭花藤,顺着墙壁爬上窗子,在母亲有些寂寞的窗口,吹奏起淡紫的、蓝色的音乐;那些蛐蛐们、蝈蝈们,还有根本见不到面的无名无姓的虫儿们,就伴和着唱它们的歌——那从远古一直传下来的老歌;喜鹊、斑鸠、麻雀、八哥、云雀、布谷鸟、阳雀、清明鸟也远远近近地唱着、唱着。从木格花窗,你抬眼可望见万里,你侧耳能听见千秋。 我站在窗前,嗅着淡淡的松木香气和从窗外深远的天地飘来的草木风月的气息,我在想我小小的母亲,她仅是这窗里的一个小小妇人吗? 此时,鸡叫二遍,已是深夜时分,母亲熟睡了。我静立窗口,看见月亮偏西,泊在遥远的—个山脊上。银河浩瀚,展开了它波澜壮阔的气象,我似乎听到天上涨潮的声音,哗啦啦的声音,它的波浪汹涌而来,拍打着夜深人静的民间,拍打着这小小的窗口,笼罩着我小小的母亲。哦,小小的窗口,小小的母亲,小小的我,与浩大的天地一起,我们很小,但是,人世悠远,天道永恒 (选自《中学生阅读》高中版 200)16开篇不直接写窗反而写松木,有何作用?(4分)17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效果?(5分)18请谈谈对“哦,小小的窗口,小小的母亲,小小的我,与浩大的天地在一起,我们很小,但是,人世悠远,天道永恒”的理解。(6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孙维国②百度“山寨文化”,会发现其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流派纷呈,各领风骚。山寨小说,山寨诗歌,山寨征婚,山寨广告,山寨电影,等等等等,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广东省汕头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Word解析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154073.html
相关阅读: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