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二学习指导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下面高二语文必修五必背篇目中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其中包含了归去来兮辞的基本常识以及基础知识点,欢迎广大的同学们参考使用。希望借助这些知识点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背诵归去来兮辞。

  一、基本常识

  1、题解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故称楚辞。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赋重铺陈

  2、作者

  陶渊明,东晋诗人。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家境贫寒。29岁起为江州祭酒,不久自解职归。以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仅80余天即辞归田园。晋安帝义熙末,50多岁时,被征为著作佐郎,不就。晚年穷到“窥灶不见烟”(《泳贫士》)的程度。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卒年62岁。

  陶渊明的诗留存一百二十多首,其中有20余首是写田园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这些诗冲破当时“玄言诗”的风气,为五言诗开辟了新境界。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咏怀诗,如《泳荆轲》、《读山海精.精卫填微木》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3、写作背景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二、字词语言

  1、古今异义词

  悦亲戚之情话 亲戚 古: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情话 古:指知心话 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有事 古:指农事 今:泛指

  既窈窕以寻壑 窈窕 古: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觉今是而昨非 是 古:正确 今:判断词 非 古:过错、错误 今:不

  恨晨光之熹微 恨 古:埋怨、遗憾 今:仇恨、怨恨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 日:每天

  时矫首以遐观 时:有时

  (2)形容词作名词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幼:儿童、小孩子

  (3)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 琴书:抚琴、读书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划船

  策扶老以流憩 策:拄着

  (4)使动

  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5)意动

  乐琴书以消忧 乐:以。。。。。。为乐

  悦亲戚之情话 悦:以。。。。。。为愉快

  善万物之得时 善:以。。。。。。为善 羡慕

  3、一词多义

  引 引以为流觞曲水 疏导、引来

  引壶觞以自酌 端起

  引而不发,跃如也 拉弓

  相如引车避匿 掉转

  引兵欲攻燕 率领、引导

  秦军引而去 避开、退却

  乘 聊乘化以归去,乐夫天命复奚疑 顺应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151021.html

相关阅读:高二语文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劝学
高二文科地理如何学
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寒假作业试题练习
化学高二选修1第4章同步练习:垃圾资源化
高二物理学习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