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高二语文暑假作业
一、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1~10题。(3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作揖(yī) 蠕动(r) 角色(jiǎo) 谆谆告诫(hēng)
B. 侍候(c) 创伤(chung) 衣钵(bō) 量体裁衣(ling)
C. 纤细(qiān) 塑料(s) 惆怅(chng) 诲人不倦(hu)
D. 洁癖(pǐ) 檄文(x) 遏制() 户枢不蠹(d)
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苍桑 渲泄 故纸堆 微乎其微
B. 气概 震憾 敲门砖 改弦更章
C. 抱歉 寥廓 进谗言 莫名其妙
D. 忌讳 精粹 接荏儿 哎声叹气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某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有三成民众相信会出现世界末日,这表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还很_____________。
②中国是诗的国度,那些千古_____________的诗章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③两汉以来,很多人在引用《论语》时断章取义,不惜_____________《论语》,用自己的学说附会它。
A. 肤浅 传诵 曲解 B. 浮浅 传诵 误解
C. 肤浅 传颂 误解 D. 浮浅 传颂 曲解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建筑气魄宏伟,规划严整;装饰金碧辉煌,庄严绚丽;真有虎踞龙盘之势。
B. 面对幼稚的儿童大讲美学与哲学,面对冷酷的暴徒大谈良知与道义,同样是对牛弹琴的不智之举。
C. 两位资深出版人就出版业广受关注的话题夸夸其谈,他们的对话中既有经验分享,也有问题思考。
D. 卡斯特罗先生对未来踌躇满志,他表示说总有一天他要挤进美国参议院或者竞争得克萨斯州州长。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随着巴西世界杯的日益临近,32强各队陆续进驻营地,迎接世界杯已成为展现足球强国风采的广阔舞台。
B. 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近期都以大篇幅连续报道了北大元培学院的组建与发展现状。
C. 如果不能有效缓解人口激增对水土资源构成的巨大压力,其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就将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房价长期、持续上涨的关键因素是大量资金追逐有限资产的流动性过剩状况造成的。
6. 在下面文段中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乡土指进行小农业生产的农村,_____________,他们依附土地,自给自足。农村的基层组织依靠礼俗进行管理,_____________:这种管理使社会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A. 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居住在那里 礼是典章制度,俗是风俗习惯
B. 那里居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 俗是风俗习惯,礼是典章制度
C. 那里居住了中国绝大多数的居民 礼是典章制度,俗是风俗习惯
D. 绝大多数的中国居民居住在那里 俗是风俗习惯,礼是典章制度
7. 下列联句或诗句所吟咏的对象,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由仁居义,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知言养气,充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
②看破生死界,识得天地心,梦里迷蝶知忘我;
学来养生术,去做逍遥游,濠上观鱼能齐物。
③秦市金悬鲁史修,措辞当日两难求。书传果在西迁后,锥口诸儒未必休。
A. 孟子 庄子 吕不韦 B. 荀子 老子 韩非子
C. 孟子 老子 吕不韦 D. 荀子 庄子 韩非子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8~9题。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技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越过,跳过。
B. 权,然后知轻重 权:用秤称一称。
C. 刑于寡妻 刑:惩罚,管教。
D.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妻子:妻子儿女。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 ∥ 舍瑟而作
A. ①中两个之相同,②中两个而也相同。
B. ①中两个之相同,②中两个而不同。
C. ①中两个之不同,②中两个而也不同。
D. ①中两个之不同,②中两个而相同。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A.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B. 良庖岁更刀
C. 夔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 D.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二、阅读《反对党八股》选段,完成11~13题。(12分,每小题4分)
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因为中国原有语汇不够用,现在我们的语汇中就有很多是从外国吸收来的。例如今天开的干部大会,这干部两个字,就是从外国学来的。我们还要多多吸收外国的新鲜东西,不但要吸收他们的进步道理,而且要吸收他们的新鲜用语。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
11. 解释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一句中瘦的含意,分析其实际表达效果。
12. 结合选文意思,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会给本国语言带来怎样的问题?
13. 选文中语言的使用有突出的特色,请就其中一方面作概括并简要分析。
三、按照要求完成14~15题。(16分)
14. 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选作其中4题)(8分,每空1分)
(1)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斥方遒。 (《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_______________。 (《论语侍坐》)
(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齐桓晋文之事》)
(4)_______________,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_______________! (《庖丁解牛》)
(5)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6)锲而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石可镂。 (《劝学》)
第Ⅱ卷
1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2)题。(8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午睡起来本来想读读书,可是又提不起看下去的兴致。
B. 全诗前两句以一架松阴、半弓苔来渲染午睡初起时诗人内心情思的慵倦。
C. 后两句诗中说,诗人掬起泉水想去浇浇芭蕉,却不小心淋湿了玩乐正酣的儿童。
D. 全诗后两句捕捉了特定生活状态下的偶然情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恬静。
(2)有人说,戏与误的配合使用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中有突出的效果。请结合诗歌主旨作简要分析。(5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19题。(12分,每小题3分)
质美者以通为贵,才良者以显为能。何以言之?夫豫章,天下之名木也,生于深山之中,产于溪谷之傍,立则为大山众木之宗,仆则为万世之用。因江河之道而达于京师之下,因斧斤之功得舒其文色,无膏泽而光润生,不刻画而文章成;闭绝以关梁,及隘于山阪之阻,功弃而德亡,腐朽而枯伤,不如道傍之枯杨。德美非不相绝也,才力非不相悬也,彼则槁枯而远弃,此则为宗庙之瑚琏①者,通与不通也。
人亦犹此。夫穷泽之民,据犁接耜之士,或怀不羁之能,有禹、皋陶之美,纲纪②存乎身,万世之术藏于心;然身不容于世,无绍介通之者也。公卿之子弟,贵戚之党友,虽无过人之能,然身在尊重之处,辅之者强而饰之众也,靡不达也。
昔扁鹊居宋,得罪于宋君,出亡之卫。卫人有病将死者,扁鹊至其家,欲为治之。病者之父谓扁鹊曰:言子病甚笃,将为迎良医治,非子所能治也。退而不用,乃使灵巫求福请命,病者卒死,灵巫不能治也。夫扁鹊天下之良医,而不能与灵巫争用者,知与不知也。
故事求远而失近,广藏而狭弃,斯之谓也。
凡人莫不知善之为善,恶之为恶;莫不知学问之有益于己,怠戏之无益于事也。然而为之者情欲放溢,而人不能胜其志也。人君莫不知求贤以自助,近贤以自辅;然贤圣或隐于田里,而不预国家之事者,乃观听之臣不明于下,则闭塞之讥归于君;闭塞之讥归于君,则忠贤之士弃于野;忠贤之士弃于野,则佞臣之党存于朝;佞臣之党存于朝,则下不忠于君;下不忠于君,则上不明于下;上不明于下,是故天下所以倾覆也。
(节选自《陆贾新语资质第七》)
注:①瑚琏,古代祭祀时贵重的器皿,后常用来比喻人有才能,堪当大任。②纲纪,法度,法纪。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斧斤之功 因:借助。
B. 然身不容于世 容:容许。
C. 言子病甚笃 笃:严重。
D. 而不预国家之事者 预:参与。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因江河之道而达于京师之下 ∥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B. 将为迎良医治 ∥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C. 人君莫不知求贤以自助 ∥ 斧斤以时入山林
D. 佞臣之党存于朝 ∥ 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
18. 下列各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无膏泽而光润生,不刻画而文章成
没有油脂浸润但仍有光泽生发,没有雕刻描摹但仍有色彩花纹出现
B. 纲纪存乎身,万世之术藏于心
将法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内心保存着经历万世而传承下来的治国方略
C. 退而不用,乃使灵巫求福请命
扁鹊请求退出,不再用心,主人于是延请通灵的巫师祈求赐福来保全性命
D. 闭塞之讥归于君,则忠贤之士弃于野
如果耳目闭塞的指责回传给人君,那么忠贤之士就会被遗弃在民间
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没有机会与外界联系,天下名木的下场可能还不如倒在路旁的枯杨,显示出通在体现事物价值上的重要性。
B. 公卿贵戚集团中并无过人才能的人却能凭借尊位重权飞黄腾达,这更加突出了那些缺少人引荐的民间贤士的悲哀。
C. 扁鹊精通医术却被患者父亲怀疑,灵巫无知却能大行其道,这实际上表明能否为人所知是能否显的重要因素。
D. 人君都希望能够得到贤明之士辅助,但是那些贤明之士却只愿意隐居在民间,这才导致最后出现天下倾覆的结果。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30分)
弹 弓
刘向阳
男孩儿举起弹弓,瞄准目标。那弹弓做得真漂亮,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架子是用天然的小树杈精心削成的,内行人都知道:这种天然的适合做弹弓的小树杈并不好找,而他居然找到了。经过砂布的反复打磨,那架子宛如涂了一层蜡,发出一种油亮的光泽,握在手里舒服极了。架子上的皮条更令人艳羡,是从医院做手术用的橡皮手套上剪下的,足有半寸宽,颤巍巍的,牛筋似的既柔韧又富有弹性没错,那的确是一把好弹弓,谁拥有这样一把弹弓都会像男孩儿那样神气活现的。
咣尖锐的玻璃破碎声,撕破了午后校园的宁静。男孩儿似乎被自己弄出的声音吓住了,怔了一怔,才重新装上子弹,举起弹弓:瞄准教室窗户上的第二块灰蒙蒙的玻璃。正当他用力拉动皮条,准备射击的时候,突然听到身后有什么动静,紧接着就是一种如芒刺背的感觉,于是他停了下来,转过身去,在他背后两三米的地方,果然站着一个人,那如芒刺背的感觉正来自那个人紧紧盯着他的目光!
那是一个瘦弱的老头,腰背有些佝偻,手里拉着一把大笤帚,花白的头发奇怪地被推去了一半,活像马戏团的小丑然而男孩儿还是很快认了出来,校长!他差点儿没有惊叫出声,顿时手足无措,慌作一团。但是很快,男孩儿就镇定下来,是校长的阴阳头和手里那把大笤帚提醒了他,使他想到此时校长的身份,并且意识到自己的慌乱是多么可笑。
那块玻璃是你打碎的?校长的声音不高,还有点沙哑,但是却沉甸甸的,很有分量。
你管得着吗?男孩儿说,挺了挺胸脯。
你是五年级二班的男孩儿不由一震,他想不到校长居然会准确地说出他所在的班级和他的名字。过去,他只在学校开大会时见过校长,从未和校长说过一句话。
你是个好学生校长说。然后向他伸出一只瘦骨嶙峋的手,把你的弹弓交出来。
不!男孩儿说,并且本能地将他心爱的弹弓藏在身后。
你先交出来,我替你保管,回头一定还给你。
不
那只瘦骨嶙峋的手一直不缩回去,男孩儿也一直拒绝交出他心爱的弹弓,两人对峙着。男孩儿觉得自个儿快要顶不住了,浑身的血液一个劲儿地往上涌,脑袋里像是飞进了一窝小蜜蜂,嗡嗡直叫。头发被灼热的阳光烤得发麻,汗水一滴一滴地冒出来,流进眼角,把眼睛蜇得生疼。男孩儿很想用手,或者抬起胳膊,擦擦汗,可是他的手好像被一根无形的绳子捆住了,动弹不得。他只好闭上双眼,以避免更多的汗水浸入。于是,他便进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直射的阳光,嘶嘶的蝉鸣,以及那命令他交出弹弓的声音,一切的一切都远他而去,惟有空气中那种浓烈的油漆和糨糊的混合气味,仍在丝丝缕缕地往他鼻孔里钻,令他头晕恶心
不知过了多久,待他睁开眼睛时,校长已经不见了,一同不见了的还有他心爱的弹弓。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把弹弓交给校长的。他为自己的软弱感到丢脸、耻辱,他想哭,好像胸里郁积着太多太多的委屈。他真的蹲在地上,眼泪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哭了起来
多少年后,男孩儿已成为本地的一位名人。作为贵宾,他被邀请参加母校的校庆。在校庆典礼上,他意外地见到了久别的老校长。他没想到老校长还健在,他原以为老校长早已不在人世了。老校长的头发已经全白,腰背也佝偻得愈发厉害了,不过精神还好。他和老校长说了许多热情而又空洞的话。校庆活动结束后,老校长请他留一下,说有东西要还给他。他想不起是什么东西,只好跟着去到老校长的家。老校长在屋里扒了半天,颤巍巍地拿出一个小布包,一层一层地打开,最后出现在他眼前的,竟是当年他的那把心爱的弹弓!
注:阴阳头,这里指当时(文革时期)的一种侮辱人的做法,即把人的头发剃一半、留一半。文革时期一些学术权威、知识分子的人格尊严惨遭践踏,也常常被剃成阴阳头。
20.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 居然找到了和令人艳羡,表明弹弓材料难得、工艺精湛,交代了男孩神气活现的原因,也为下文校长想要没收时男孩的强烈不舍作铺垫。
B. 男孩儿似乎被自己弄出的声音吓住了,怔了一怔,这表明那弹弓的破坏力之强出乎男孩的意料,也表明男孩的内心深处其实仍然有是非观念。
C. 紧接着就是一种如芒刺背的感觉,于是他停了下来,这样的感觉和举动,表明男孩已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对,打算要改正自己的错误了。
D. 校长的阴阳头和手里那把大笤帚无意中提示犯错的男孩用冒失、侥幸来面对自己的错误,也提示读者就事件的时代背景作必要的关注。
E. 和老校长说了许多热情而又空洞的话一句表明,弹弓事件虽然早就过去,但是与老校长的重逢还是让长大的男孩立刻想起那被没收的弹弓。
21. 文中划横线的文字,在男孩形象的刻画上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
22. 文中说,他为自己的软弱感到丢脸、耻辱,他想哭,好像胸里郁积着太多太多的委屈。结合文意,如何理解这句话中的软弱和委屈?(6分)
23. 结合文意,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文字的作用?(6分)
24. 老校长处理弹弓事件,其中最突出的教育价值是什么?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生活经验,作简要分析。(10分)
第Ⅲ卷
六、作文。(50分)
25. 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50分)
生活中,改变无时无处不在:时代在改变、社会在改变、视野在改变、观念在改变、关系在改变、进程在改变,年龄在改变、味道在改变可以说,或主动或被动,我们都会遭遇很多改变;只要我们真诚面对这样的改变,或失落或振奋或淡定或五味杂陈的记忆与思考就无可回避。
以改变为题,选择你熟悉的一个方面或角度,恰当运用表达方式,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er/1215623.html
相关阅读:陕西省宝鸡园丁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2Wo
湖南省株洲市二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册寒假练习题
2019级高二语文期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