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十年(815)初,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反叛,唐宪宗下令讨伐。鄂岳观察使、鄂州刺史柳公绰接到的命令是,征调本部五千兵马,交给安州刺史李听指挥。柳公绰一看到诏书就皱起了眉头,因为按照管辖权限,安州是由鄂岳观察使节制的,现在居然让他去听命下属,这使他素来高傲的心很受伤。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朝廷发出了他的质疑:“难道以为我是儒生,不懂得行军打仗吗?”态度鲜明地发出了请战书,要求亲自带兵开赴前线。
要说柳公绰心高气傲,还真不是没有资本。他18岁就参加了制举考试,一举登科。三年之后,21岁的他再次参加制举考试,再次登科。要知道,柳公绰当年参加的可不是一般的高考,而是由皇帝直接出题,考试地点设在皇宫大殿内的制举考试,目的是选拔“非常之才也”。年轻的他四年之内两次参加制举,两次高中,让所有人见证了他的实力。
大概是为了不打击这位实力派的积极性,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战要求。柳公绰随即起兵,带领部队渡过长江,北上安州。安州刺史李听闻讯,身着戎装挎弓背箭,按照对待观察使的礼仪前来迎接。
柳公绰也没说什么虚头巴脑的客气话,直截了当地对李听说:“你出身于名将之家,熟知军事,如果认为我没有能力指挥,你可以告缺。如果愿意听从我的指挥,我将任命你为部属,今后将按照军事法令行事。”
李听是唐朝名将李晟的儿子,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在军事方面很有造诣,本来对文人带兵心存疑虑,现在听到柳公绰的话很是吃惊,一下子感受到了这位秀才的气场不同寻常,不由得肃然起敬,干脆地回答说:“一切听从您的命令。”
柳公绰点点头,当即把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都虞候三张任命书交给李听,并且将所带的六千精兵全部交给他统率,然后当众对校尉们说:“行营所有军事事务,都由李将军决断。”李听受到如此信任,大为感动。
李听带领军队走了,柳公绰也没闲着,不过他可没坐在衙门里听汇报,也没整天旗帜招展地在大街上显示威风,而是换上便装,每天走访下级军官和普通士兵的家庭,看看谁家生了孩子、死了老人,或是家人谁闹了毛病,都会嘘寒问暖,送上大笔的抚恤金,帮助度过眼前的困难。身在前线的官兵听说后,都感激地流下了眼泪,动情地说:“中丞为我们操持家事,还能不拼命作战吗?”
当时战局异常艰险,吴元济的反叛酝酿已久,仓促上阵的各路平叛大军屡遭挫折,唯有柳公绰治下的鄂军所向披靡,几乎每一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为平叛战争的胜利立下的大功。这次战争让朝廷上下对柳公绰刮目相看,由此他走进唐王朝的政治中枢,成为唐后期重要的栋梁之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所短,也会有自己的所长,所谓成功就是把自己的短板加长,就像柳公绰,当不了专家,那就当领导。只要你能摆正心态,再找准位置,每个人都会拥有自己成功的坐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n/duzhe/368914.html
相关阅读:煤是黑的
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
把扫兴变成高兴
友谊的三个因素
相思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