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
“
以刚克刚
”
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
“
以柔克刚
”
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我国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千百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
9
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而且其代价远远小于西方的
“
刚
”
。
中华民族不但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而且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
———
柔性的框架体系。作为对比,西方数千中一直采用承重墙体系,直到工业革
命以来、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才意识到框架结构的优越性,遂开始大规模地普及,但这种框架体系仍然是
“
以刚克刚
”
。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具有框架结构的种种优越性,如
“
墙倒屋不塌
”
的功效,但其柔性的连接,又使得它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恢复能力。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地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堪称
“
整体浮筏式基础
”
,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
“
惊涛骇浪
”
中,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
(
尤其是庑殿顶、歇山顶等
)
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斗?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又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历史上,很多带斗?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斗?不但能起到
“
减震器
”
的作用,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
“
刚盘
”
,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比如榫卯的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又比如柱子的生起、侧脚等技法降低了建筑的重心,并使整体结构重心向内倾斜,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柱顶、柱脚分别与阑额、地袱以及其他的结构构件连接,使柱架层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有效地制止了柱头、柱脚的移动,增强了建筑构架的整体性。梁架系统通过阑额、由额、柱头枋、蜀柱、攀间、搭牵、梁、檩、椽等诸多构件强化了联系,显著增强了结构的整体性;柱子与柱础的结合方式能显著地减少柱底与柱础顶面之间的摩擦,进而有效地产生隔震作用;在高大的楼阁中,如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等,都在暗层中设有斜撑,大大强化了构架对水平冲击波反复作用的抵抗能力;在外檐柱间设置较厚的墙体,起到现代建筑中
“
剪力墙
”
的作用。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1
.第1段中划线的句子里列举的这种建筑现象的用意是具体地说明我国古代许多木结构的建筑都成功地经受了大地震的考验。
2
.结合文章第2段,说说为什么我国古代建筑选择木材等有机物作为结构主材?为了形成柔性的框架结构,使之具有相当的弹性和一定程度的自我修复能力。
3
.说说第2段中
“
以刚克刚
”
中两个
“
刚
”
字在文中的意思
第一个刚:在文中的意思是西方建筑砖石结构或西方建筑的承重墙体系。
第二个刚:在文中指地震
4.第四段
“
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我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
”
,
“
这些较显著的手法
”
分别是指:
①
台基堪称
“
整体浮筏式基础
”
②
梁架采用抬梁式结构
③
大屋顶结构复杂、需要大量构建
④
斗?群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
“
钢盘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553728.html
相关阅读:《关于“禁限燃放爆竹烟花”的主题阅读(11分)》阅读答案
《海洋与生命》阅读练习及答案
《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阅读答案
《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阅读答案
请到天涯海角来 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