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社会主义道路的拓荒者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邓小平

邓小平(1904—1997)四川广安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作为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从本国国情出发,结合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如何搞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明确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难题,为中国,也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到现在,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走了近百年时间。在这一百年的时间里,有成就,也有失误,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在不断探索中曲折前进。

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之后,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列宁进行了有创造性的探索。1921年,苏俄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经济建设步入正轨。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带领苏联人民进行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苏联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工业化强国。

一方面,苏联经济建设蒸蒸日上,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生产停滞倒退,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这时,把两种社会制度做个比较,很明显,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更优越。但后来,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适当地调整,使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而苏联却没有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日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经济长期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人民群众对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制度逐渐丧失了信心。最终,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的解体,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但可以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也可以说明,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一个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最初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的时候,更多地学习借鉴了苏联的做法,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后来,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和“左倾”错误的发展,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被无限地放大,严重违背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出现了“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这样的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也越来越偏离经济建设,直至后来“文化大革命”的发生。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群众的劳动热情被消耗殆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严重困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成为让国人疑惑的两大难题。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做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从思想上摆脱了长期以来斯大林模式的束缚。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他针对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多次发表谈话指出: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十多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离不开邓小平的开拓与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上,邓小平走的是前人所没有走过的道路,他不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愧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拓荒者。

作者简介:岳长春,男,河北省乐亭县新寨初级中学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唐山市骨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18年,在《中学政史地》《新课程报》等刊物发表文章百余篇,被新课程报社聘为“特约编辑”。主持编写《红烛讲解》、《同步训练》等教学资料。在唐山师院做《新课标与新教材》的专题讲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53191.html

相关阅读: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主要政治制度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集锦(下)
古代罗马-教案设计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赤壁之战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能训练之选择题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