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初中历史的教学问题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一、初中历史教学问题

初中历史课程经历了7次改革,每次改革,其目标更明确,更具体,内容更充实,更贴近学生,使初中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基础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步履艰难,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影响。由于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情境始终乐观不起来,其问题不难发现。

1、重视不够。把初中历史课视为小三门已成传统,在考虑学科教学时往往被搁置一边,似乎重视了初中历史教学将会喧宾夺主,影响主课教学,分散学生学习精力。因此对待初中历史教学只求过得去,不求全面提高素质上做文章。

2、教学管理随意。表现在课程课时设置上,有的学校初三不排历史课,或者课表上反映,实际没有,或者删改课时。在实际教学中,初中历史课也常常被挪作主课教学。这样的教学管理怎能正常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从组织考试来说,开卷考、闭卷考、统一考、自行组织考十分随意,使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3、师资队伍不稳定。初中历史专任教师难以保证。目前初中历史教师不少是学校内部转行教师,如年龄大的,身体不适的,主课教学不能胜任的,或是学校领导等,或者说是其他学科因课时不足的兼课教师。即使是初中历史专任教师,有的也跨科改行。这样的师资队伍怎能确保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4、缺少教研氛围。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历来是一大误区,别的不说,市级以上的历史学科教研员都是注重高中历史教学,很少过问初中历史教学,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活动在校级以上极少举行,这跟主课的频繁教学研究活动反差极大,初中历史教师根本得不到充电和交流的机会,这种状况,即便在学校内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研究活动,也只是逢场作戏。

5、课堂教学效果差。不少非专业教师从事初中历史教学,主观上就给自己定位----不会教。因此课堂教学敷衍了事,课堂教学内容重点吃不准,难点讲不清,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有的改成自修课,现代教学媒体很少使用,谈不上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怎么会有好的效果呢?

6、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第一年认真,第二年松懈,第三年不当一回事。究其原因功利主义和中考指挥棒所致。学生心里有杆秤,初中历史中考不派用场 中考,何苦劳神,耗时,费力?因此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热情始终高涨不起来。有的上课走神,似听非听,似想非想;有的在历史课本下压着语、数、外的作业本,干脆偷偷做起作业来;有的在下面偷偷看课外书;也有的甚至连课本都不带。他们对老师的提问谈不上踊跃发言,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较低,这样的学习情绪怎么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当然这跟教师的教有很大的关系,但教师在应试教育阴影下,有多大的能耐来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学习呢?

7、初中历史会考徒有虚名。实行初中历史会考制度,应该说提高了初中历史教学地位,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完全失去了此种会考制度的严肃性。去年实行校际对口监考,似乎是给了教师和学生对初中历史教学真的重视起来的认识,今年会考各校自行组织,似乎是有这种会考容不得兴师动众,没有什么多大价值之嫌。对阅卷问题,大市级会考县市级不统一组织流水阅卷,由各校自行组织,这就打折扣了,学校则由各任课老师自行阅卷,再打一折扣,而任课教师呈报会考成绩怎么能不失真呢?真是大打折扣,这种会考还有什么真正的价值?

8、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令人吃惊。从初中历史会考或县市级统考情况来看,无论是及格率,优秀率,还是平均分都不尽人意,低得很。甚至有的班级及格率出现了个位数,更不用说优秀率了。今年有的县市级搞史地统测,以便供重点高中录取参考,在圈定考试提纲的小范围内,其考试成绩却难以对外公布。这样的生员历史素质怎么能不影响高中段历史教学?怪不得文科综合高考卷不少考生都冤初中没学好。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如此之差,我们不能不引起重视啊!尤其是不要因一些按鼻子的虚假数据而沾沾自喜啊!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思考

1、必须改革中考制度。中考制度不改革,就没有初中历史教学的春天。初中历史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都是中考指挥棒所致,它是制约初中历史教学的瓶颈。事实上高考已实行文科综合,为何中考就不能实行史地生综合呢?又何必要搞单独会考?如果将历史学科列为中考范围,哪怕象体育一样占的比分,一定能取得好的效应,社会、家庭、学校一定能普遍重视起来,谁也马虎不得,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定能得到提高。我们必须走出误区,⑴以功利主义为目的;⑵以为将历史、地理、生物列为中考范围,就加重了学生负担。应该看到这是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对初中学生知识学历水平的检测,为他们终身学习树立标杆,有助于民族文化水准的提高。⑶以为义务教育阶段某些学科教学可以淡化,将来继续教育可以弥补。如果是这样的心态,那么设置这些学科有什么多大价值?

2、初中历史教育应以陶冶和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

历史学科不是一门“实用”的应用学科,而是一门文化素质养成性质的人文学科。所谓历史教育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学生的智慧、情感和人格不断得到发展,完善和升华,以促进学生的生命整体不断获得发展为根本追求的学科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必须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的理想,这才是初中历史教学真正的目的,才能形成国民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3、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无可非议,代表了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2001年7月出台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根据新标准编制的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已投入使用,其优越性兹不赘言。但新课程内容值得商榷:⑴初一课程历史知识内容比重极小,这样集中初二、三二个学年学习中国史与世界史,很难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⑵初一课程本来已突出了地理部分内容,还要配上沪教版读本《自然地理》,结构上就显得不尽合理;⑶开设课程上,选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与选用《历史课程标准》,两者课程标准不一,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差别,选用何种?势必对将来高考带来影响;

4、丰富历史教育活动。初中历史教学,就其课程来说富有思想教育素材,应该充分利用开展教育活动。如知识竞赛,讲历史故事比赛,举行专题讲座或评论,利用社会资源,参观遗址、古迹、纪念馆,组织观看历史影视片等,尤其是知识竞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举办过各级各类的知识竞赛,如果我们也象数、理、化、外那样从全国到省、市举办知识竞赛,那么一定能推动学生历史学习,激发兴趣,提高素质。总之要让学生动起来,开放教育,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推进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转变学习方式旨在构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

6、国民历史知识素养。初中阶段进行历史教育是国民历史知识素养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能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加深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以及对世界的了解,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历史中吸取智慧,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人类进入21世纪,面对国际形势背景,有助于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初中历史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其独特的作用,我们在学校基础课程教育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把初中历史教育抓实抓好。如果初中历史教育不抓好,那么就会影响国民历史知识素养的提高。因为进入高中段学习,普高与职高之比为5:5,这就意味着将来还有一半的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学习,而职高的专业课自然就没有历史课程。因此这类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我们不能不打上一个问号?再说初中段教学中,如果初三历史教学我们的管理层敷衍了事,那么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就更糟了。长此以往,怎么不危及到我们的民族素质呢!有一位学生从日本回来,谈及日本国民素质时很赞赏,说东京到上海同一条航线有日本国和中国两家航空公司,从价格上乘座中航的要便宜得多,且随即可乘,但日本人宁可等候且乘座价格高的日方客机,原因很简单,民族意识强。如果我们初中历史教育不加强,那么面对日本文部省教科书事件可能我们的一些国民又要麻木不仁了。

上述问题及思考,只是个人之见,事实上这种现状是不能回避的,它关系到初中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正确定位初中历史教育的价值,正视现实,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提高初中历史的教育地位,我们必须脚踏实地,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努力营造初中历史教学的春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7751.html

相关阅读:古代罗马-教案设计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主要政治制度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能训练之选择题及答案一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赤壁之战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集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