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历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来源: 记忆方法网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已有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现 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进行分析判断,作出正确的符合客观规律的评价, 就是历史评价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解和运用历史知 识,有益于他们智力的发展。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是他们在学习知以的过 程中,在老师的引导和培养下,反复练习和提高的。
1.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材中列述的历史人物,尽管各种各样,但具体到了一个人,就有他特
定的生活环境,具体的社会活动,其活动又在那特定的环境中起着这样或那 样的作用。如北魏孝文帝,即位时黄河流域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特定环 境),他接受汉族地主建议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社会活动),改革加速了 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进步作用)。

教材中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果的叙述,则是肯定(评价)他 的客观依据。
2.历史事件的评价 教材中讲述的历史事件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和军事的,纷繁复杂,
且各有差异,但大体有下列六要素:①时间;②地点;③人物;④经过;⑤ 结果;⑥影响。教材对历史事件上的六要素,都作了必要的叙述,例如淝水 之战(军事事件),教材讲述了:公元 383 年,秦王符坚南犯东晋,东晋谢 石、谢玄领导军队与之进行淝水之战,大败前秦,乘机收复了黄河以南的许 多失地,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首先学习教材,了解战争的全过程(前五 要素),再观察战争形势图,学生就能加深对战争的影响——形成南北对峙 的局面(第六要素)的理解,稍加点拨,还能找出前泰败东晋胜的原因,得 出这是一次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例,对这次战争作出正确的评价。
3.对历史著作、文献、科技成果的评价 教材中介绍了中外古今的许多重要的历史著作、文献、科技成果,介绍
时大体上包括了人物、内容、意义三方面的内容。例如《独立宣言》,教材 讲述它是美国独立战争中,由资产阶级民主派主要代表人物杰斐逊起草,大 陆会议于 1776 年 7 月 4 日发表,宣告北美十三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成为 美利坚合众国。学生了解了教材中的介绍,就能评价它的发表标志了美国的 诞生,同时也激励了美国人民积极参加民族独立的斗争。如果学生没有对三 个方面内容的了解,对《独立宣言》就没有评价的客观依据。
培养学生历史评价能力,要注意下列三个方面:
  (1)注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教材的内容,要对教材内容进行 分析评价,发现隐藏在课文里的评价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注意由片面到全面。学生看问题,往往会像珠算加法一样“见字打
字”。在历史评价时,容易产生偏见,要么什么都好,要么什么都不好。因 此要求注意培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逐步学会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历史 事件和历史人物。
(3)注意从现象到本质,对具体的个别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粗略的
评价。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使评价由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初中物理。 学生历史评价能力,主要是要学会历史评价的方法。历史评价的方法很
多,下面略举几点:
  (1)比较法。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纷繁复杂,千差万别,但大都可以 从某个角度归纳,同类的现象、事件、人物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可以进行比 较评价。例如,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革命战争推翻了封建王 朝,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英国发生在 17 世纪 中后期,通过革命确定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法国虽晚一个世纪,但 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三次挽救和推动了革命,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雅各宾 派专政期间完成了摧毁封建制度的任务,击败了英、普、奥、西等国组成的 第一次反法同盟。对两国革命进行比较,就能得出正确的评价:英国革命后 确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它却标志了世界近代 史的开端,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法国由于人民群众的作 用,不仅扫荡了本国的封建势力,完成了摧毁封建制度的任务,还动摇了欧 洲其它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相比之下,法国革命比英国革命深刻,其影响也大得多。
  
  (2)综合法。历史上有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对重大事件的评价, 要求全面具体地分析综合;对重要人物的评价,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他 们的全部活动。例如鸦片战争,教材中明确指出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个评价:是综合鸦片战争对中国政治上、经济上的影 响,综合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革命性质所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来的。 又如教材评价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也综合他在治国 安邦中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诸方面的主要成绩后分析得出来的。
  (3)功过法。历史上有不少重要人物,其活动有的符合国家民族利益, 对社会发展、历史前进有重要意义,有的则违背国家和民族利益,妨害甚至 阻碍了社会发展、历史前进。这类人物,中国史有,如秦始皇、岳飞、左宗 棠等;世界史也有,如法国的拿破仑、印度的甘地等。对这些人物,可以先 列举教材讲述的事迹,再按功过排列,然后分清主次。

常用历史学习的思维方法

1.抽象与概括 抽象与概括也是重要的思维过程。历史概念的形成,也要经过抽象与概
括的过程。抽象就是在思考过程中从同类事物中的各种属性和特征中,抽出
其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和最本质的东西,而撇开一切表面的复杂的次要的内 容。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个别事物的本质属性,归纳成同类事物的普遍的 东西。所以概括出来的属性不只是个别事物的属性,而是该类事物的共有的 本质的属性。
例如,关于帝国主义概念的抽象与概括。为了使学生形成对帝国主义国
家的概念,首先要对英、法、德、美、俄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 垄断组织的出现、对外扩张的政策和每个帝国主义的特征等,分别进行介绍。 在介绍的基础上抽象出这些帝国主义共有的主要特征,那就是:生产的高度 集中和垄断;金融资本发展并出现金融寡头;资本的输出;资本主义国际垄 断同盟形成;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分割完毕。这里抽出的帝国主 义的五大基本特征,不但撇开了每个帝国主义的次要的表面的内容,而且还 撇开了每个帝国主义单独具有的特点,例如撇开了美国帝国主义的托拉斯的 特点。所以说,这里抽象出的帝国主义的五大特征是最重要的基本的本质特 征,是一切帝国主义国家共有的东西。为了更加准确牢固地掌握“帝国主义” 的概念,还必须把这些基本特征联合成一个整体,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完整简 明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发展到垄断组织和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 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 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这一阶段的资本主义。”所以这里所概括出来的有关 帝国主义的一般特征和属性,不是英、法、美等各帝国主义单独具有的,而 是一切帝国主义毫无例外的本质属性。这就是抽象和概括的方法,形成“帝 国主义”这个概念的具体步骤。
  抽象的方法就是撇开非本质属性而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抽象和概括是 对立和统一的不可分割的过程。抽象为概括作准备,而概括则是抽象的继续 和完成。历史教学中,运用抽象与概括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历史概念的事例是 极为常见的。
2.联系和比较

  历史是严格时空观念的整体,它不断地运动、发展和变化着,有它纵的 发展规律;同时,历史事件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有 它横的普遍联系。因此,学习历史就要掌握联系法。一是纵向联系,抓住一 历史特征,把相关的历史事实连点成线,观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形成专一、 系统的历史知识。例如,中国历代政治经济制度、历代生产工具、历代农民 起义口号和历代科技文化,等等。二是横向联系,把某一历史横断面中发生 的相关事件,归类联系,找出带特点性的内容,从而巩固和深化知识。例如, 将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进程、措施及意义诸方面进行联系和比 较,就可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掌握联系法,就是要从纵向联系上落实知识 的完整性,从横向联系上落实知识的层次性。
  历史的发展不仅具有继承性、联系性,而且历史现象或事件之间还有相 似性。因此,学习历史还要掌握比较法。一是归类比较。把各时期同类型的 人物、事件、制度串成一线,按专题分类别作比较。二是分析比较。包括正 反两方面的比较、表面现象相同而实质不同的比较、性质相同而特点不同的 比较、时代不同而有密切联系的比较。三是程度比较。例如,评价农民起义 的意义,课本有时用“推翻”、“摧毁”,有时却用“瓦解”、“动摇”, 有时则用“削弱”。这些均应综合比较,求同析异。
从课文学习来看,比较的主要内容有:
  (1)比较不同内涵的历史概念,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在历史学习中,学 生常常会混淆一些相似或相关联的历史概念,如奴隶制和农奴制度、旧民主 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等,即使同一概念术语,如“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历史阶段, 其内涵和外延往往也是不同的。对此,就要有意识地用不同例证加以比较和 分析,弄清其本质和特征。
(2)把发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性质相同又紧密联系的历史事件综合比
较,找出其内在联系或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把世界著名的工人运动,如里 昂的工人起义、巴黎工人六月起义、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等加以归类比 较,从中得出无产阶级觉悟不断提高,斗争不断深入,斗争水平逐步提高的 规律。
(3)把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作比较,归纳其特点。例如可以从背
景、领导者、纲领性文件、革命过程、主力军革命措施(特别是国家政体和 土地政策)、革命范围及结果等方面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从而认识到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反复性及不彻底性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人民性 及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革命这一特点。
  (4)把某些表象上相同、性质不同的历史事件作比较,认清其实质。例 如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它们都是在社会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向先 进国家学习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其结果都促进了日本社会发展,但其性质却 根本不同。认识性质的不同要分析“到位”,不能只达到记忆的效果。
  (5)比较正反两方面的情况,从而归纳分析出成败原因。如将日本明治 维新成功和中国戊戍变法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
  (6)比较同一阶级对不同革命的态度,从而认识该阶级在历史上的作 用。例如比较法国资产阶级对 18 世纪晚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从而认识资 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7)比较中外历史。例如把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进行比较,中国解

放后的发展情况同其它国家比较。
3.归类贯通 平时学史,按章逐节,掌握的是各种类型“点”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全
面性和系统性,致使理解不深,记忆困难,前学后忘。尤其在记忆两种相似 或同类知识时,容易互相干扰,造成史实混淆。历史总复习时,面对大量的 中外纵横交错的各类知识点的同时,有必要从宏观上掌握“线”和“面”的 知识,使之形成“纵向几条线横向几大片;点面相结合,井然有条理”的知 识网络,以利牢固掌握,驾驭运用。
  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越系统化,理解记忆知识的能力就越强。利用同 类事物便于联系的规律性特点,像数学中“合并同类项”那样,将教材中同 类型、同性质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的中外历史知识,按照纵向或横向两个方 面,连类并举,归纳梳理,“积点成线”,“连点成面”,形成“条”“块” 分明的知识网络。这种以类相从,逐类贯通的知识,提纲掣领、条理清晰,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为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创造 了条件。
  (1)分清知识类型。历史知识一般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文化等 大类。以战争类为例,就有内战,扩张战争,争霸战争,民族独立战争,民 族解放战争,自卫反击战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等类型;每场战争又包括了 一些重要战役。只有分清类别,才能有的放矢地集中教材各章节中的相关知 识,按时间顺序,逐一排列,使知识专一系统。这样,就能简化记忆程序, 减少记忆坡度,提高学史效率。
(2)列表归类。列表归类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种是纵向类知识表,如
中国历史纪年表、两次世界大战简表;一种是横向类知识表,如英美法三国 资产阶级革命简表。这类知识表,采用形式、内容、次序的对比和类比的方 法,把纷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按一定的方向、顺序加以有机排列,制成表格, 把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列表归类的过程,犹如“梳头 发”、“编辫子”,理清了头绪,突出了重点。列表项目,可视内容而异。
(3)叙述归类。叙述归类,通常适用于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问题。
然而,运用归类在填空形式进行知识整理,则是叙述归类贯通知识的好形式 之一。充分运用这种形式,不仅可以系统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可以适应选择、 填空、列举和排列等客观性题型的变化和要求,以不变应多变,起到学用一 致的作用。尤其在标准化考试逐步推行,客观性题型大幅度增加的今天,其 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如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屡有变比,分散在中国古代史 的几个章节中,靠单一记忆,容易疏漏混淆。经过串联整理,中国古代赋税 制度及其演变过程,就清楚无误了。这种贯通知识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的 过程,有利于突出重点,进行分析、比较和灵活运用。
  (4)纵向串连。每个国家的发展史,都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材按照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分段叙述了各国的历史,显得错综复杂。因 此,按照国别贯穿历史知识,这对掌握每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和重大历史 事件,是大有裨益的。
  (5)横向联络。在纵向串联掌握知识完整性的同时,有必要横向归纳掌 握知识的层次。例 4,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亚、非、拉美掀起了民族民主运 动:在亚洲,朝鲜的甲午农民战争和义兵运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 命,1905—1908 年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在
  
非洲,阿尔及利亚的抗法斗争,埃及、苏丹的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抗 意战争的伟大胜利。在拉丁美洲,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这样,由于帝国主 义的大量资本输出、疯狂侵略和掠夺,激起了亚、非、拉美人民的坚决斗争, 谱写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光辉篇章。
4.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基本的思维过程,通过分析与综合,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
念。所谓分析,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把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把事 物的个别特征或属性分析出来。例如对“唐末农民战争”的分析,一般可分 为这样几个部分:一是历史背景:唐朝均田制的破坏和土地兼并,安史之乱 和藩镇割据,苛捐杂税和严重的旱灾。二是起义的过程:王仙芝率众起义; 黄巢采取流动作战策略,攻占长安,建立大齐政权。三是起义的结果:奋战 十年,遭到了失败,但瓦解了唐政权,摧垮了魏晋以来的士族势力,推动了 社会的发展。把整个唐末农民起义分解成这样几个部分,目的是为了认识这 次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认识历史经验教训。
  所谓综合,就是在思考过程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 或把事物的各个特征、属性联系起来。只有分析而无综合,一个完整的历史 对象在头脑中就会变成一种被肢解的状态,就不能获得关于认识对象的全面 认识。仍以“唐末农民起义”为例,要形成有关“唐末农民起义”的科学概 念,就要把分解的各结构部分加以综合:以黄巢为首的唐末农民起义是中国 农民战争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它奋战十年,瓦解了唐政权,推动了历史的 发展。这样,分析的结果经过综合,在思维中就表现为概念。
要形成历史人物的概念,同样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例如,要形成
“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概念,首先要进行这几个方面的分析:17 世纪荷兰殖 民者侵占了台湾,掠夺台湾人民,郑成功于1661年率兵25000人至台湾,1662 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通过这样一些历史过程和历史事 实的分析,然后综合概括为:郑成功是明末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英雄。这 就使学生形成了“郑成功”——“民族英雄”的概念。
分析和综合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的目的是为了综
合,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对象和形成科学概念的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分析在先,综合在后。但是学生学习认识 活动的思维过程,同人类一般的认识活动的思维过程是有区别的。在历史教 学的实际过程中,先有综合后有分析,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简明的概念,后对 概念进行分析这种情况很多,历史教科书的某些篇、章、节的结构就是这样 的。例如中国古代史《唐朝时期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一节,教科书一开始 就提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概况的概念:“唐朝疆域广大,东到大海,西 越巴尔喀什湖,东北至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南及南海。在统一的空前 辽阔的多民族国家里,各族人民的联系加强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得 到开发。各族人民共同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接着教科书就分 标题用具体事实加以说明:一、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置;二、黑水 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的设置;三、南诏同内地的关系;四、唐蕃“和同为一 家”。又例如世界现代史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节,教科书一开始就明确提出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的概念:“在第一次帝 国主义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十月革命的推动下,亚非许多地区兴起了争取民族 独立、民族自决的运动。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支援了世界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下面教科书就分析了朝鲜的“三·一八”运动、印度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的独立运动,用这样一 些具体史实阐明“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这个概念是如何综合出来的。 分析和综合是认识历史对象、形成历史概念的重要过程。在形成历史概 念的实际过程中,有时先分析后综合,有时先有综合后进行分析,分析和综 合的先后顺序可相互变换。究竟采取哪一种方式,可根据教科书的结构、教
学内容的特点而灵活运用。

历史学习的能力及其结构

1.历史学习能力的形成过程 知识、技能、能力是相互依赖、彼此促进,但又是相互区别、相互独立
的。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技能和能力形成的基础。技能是顺利完 成某种任务的一定活动方式或心理活动方式,它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力则 是顺利完成学习和其它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是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前 提。技能是从知识掌握到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直接应用。 知识、技能和能力是密切相联的,但不能把技能与能力都归结为知识。
实际上,从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形成,要经过三个相互衔接、逐步提高
的阶段:
  (1)领会、掌握知识,学习、掌握技能,即把教科书和教师传授的信息 变成个人的知识和技能;
(2)使知识系统化,技能熟练化,知识、技能逐渐融为个体的心理特征;
  (3)知识、技能(伴随个体有关心理特征的参与)运用于实际活动,顺 利地完成某种活动,从而形成该种活动的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要经过这样的一些步骤的。因为知
识具有个人的属性,如果某个人没有领会某种知识的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 他就无法理解这种知识。即使他能口头上复述这种知识,也是形式上的教科 书和教师的语言,实际上是信息的载体,向学生所传递的是一种信息。而学 生把所接受的信息变成个人的知识必须加上个人的亲身体会。例如学生要领 会原始人的石斧、石刀、石镰的概念,就必须有现代生活中的斧头、镰刀等 现代生产工具的概念,没有现代生产工具的概念,就无从理解古代生产工具 的概念。要把教科书和教师讲述的信息变成学生个人真正理解的知识,是第 一个阶段即掌握知识的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在掌握知识的阶段,要经过对 信息的感知、领会、巩固和运用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环节。
  但是学生的知识不能停留在领会阶段,必须把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才能使知识在完成某种任务中起应有的作用。领会知识阶段和技能形成阶段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技能是人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 方式,前者叫动作技能,后者叫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指完成智力活动的技 能,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默默地完成的。历史学科和理化学科培养 的技能有所不同,历史学科要培养的技能大量是智力技能,而理化学科既要 培养智力技能,又要培养动作技能。人的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形 成的。不论动作技能或智力技能都必须通过练习获得,练习是获得技能的基 本途径。技能的形成和保持要有足够的练习次数和时间,尤其是动作技能。 但也必须指出,如果智力技能的练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会使学生对练习
  
产生消极的态度,降低兴趣,达不到练习的目的。历史教学中在个别问题上 也存在着练习过于频繁的严重问题。例如关于农民起义的原因、意义等问题, 教师总是千百次地提问,这也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 要改变传统的一讲到底的做法,要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进行多种多样的 练习活动。例如回答问题、编写提纲、座谈讨论、阅读课文、观察地图、分 析文献和寻找答案等,这是保证学生从领会知识阶段进入形成技能阶段的主 要活动形式。
  能力是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能力是学生顺利完 成学习活动的心理特证,主要表现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深度和牢固上以及解 决问题的速度、灵活性、准确性和创造性上。能力只有在活动中形成并且由 活动来体现。学生历史学科的能力,是在学习历史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中逐步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历史能力的形成,近年来国内外都有研究,也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
  前苏联历史教学在研究能力方面,近年有较大的进展。前苏联著名历史 教学法专家恩·依·扎波罗热茨专门致力于能力问题的探讨,发表了不少的 专著和文章,跟踪考察了各种能力形成的线索,编制出“四—十年级学生能 力形成表”。下面是这个表中的部分内容,以说明学生时间方面的能力的形 成过程:

年级对历史事件和过程从时间方面规定的活动法四确定历史事件的年代顺序和时间长短比较一年和一世纪五确定历史事件的同期性计算历史年代(公元前和公元)比较 一世纪和一千年六确定同类过程在不同国家的时间长短和重复性比较一世纪和一定历史时期七具有编制大事历史年表和综合历史年表的能力比较一世纪和特定历史时期八确定重要历史过程的横向关系比较一世纪和特定历史时期九确定重要历史过程的横向关系具有从时期、时代和结构上比较历史 事件的能力十在科学地认识历史时期的基础上有关历史事件和 过程从时间方面规定的能力全部形成具有分辨世界上个别一些国家历史 时期的能力

从表中看出,学生从五年级开始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活动。在世界古代
史和中世纪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从五年级起屡次重复地实行有关历史事 件和过程的纵横关系的作业练习,而且这又居于重要多也位,同时也由于从 五年级练习编制大事年表,从六年级编制综合历史年表,因此到七年级学生 就掌握了这些活动方法使之成为一种能力。十年级的学生就历史事件和过程 从时间方面规定的能力就全部形成了。
  我国近几年在培养能力的实验中也取得很大成就。上海控江中学在实践 的基础上制定历史学科分年级能力培养的“序列”,清楚地揭示出从活动到 能力的形成过程以及能力的逐步发展。下面是这个序中的初一初二和高一 有关“阅读”、“笔记”和“图表”三种能力的要求,以说明每一种能力的 发展变化:
  

中学历史学科分年级能力培养“序列”表
     年级 能力
初 一阅读历史书籍的能 力能读通理解教材,了解教材章节结构,能找出 教材的结论,并能举例说明结论笔记能力能笔记教师讲课的板书提纲识图填图制作图表 的能力能识读和填写不太复杂的历史地图和带有符 号的简略地图,能作古今地名对照

      年 级 能 力
初 二阅读历史书籍的能力能在读通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熟悉教材章节构 成及其内在联系,能说明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等发生的背景、经过和作用笔记能力能较好地笔记教师讲课提纲和要点识图填图制作图表的 能力在叙述历史事件时能利用不太复杂的历史地图 和简略地图,能作古今地域对照,能仿制简单 的图表

年 级 能 力
高 一阅读历史朽籍的能力能熟练地阅读中学历史教材,能对教材内容加以 归纳概括、提炼要点,并能初步看懂各种课外历 史通俗读物笔记能力能清楚完整地作听课笔记并能附注自己的疑难和 见解识图填图制作图表的 能力能有明确的地理概念,并作古今地域变迁对照, 也能识读课外的其它历史地图,能按教师要求编 写各种类型的图表和具有多种栏目的比较表及综 合历史年表

从我国和前苏联的经过实验所制定的两种图表中即可看出,知识、技能
和能力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三者混同起来“能力”是通过对知识、技能的系 统掌握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熟练,能促进能力的提高, 既无知识也无技能则没有能力。反过来,能力较强,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也 较快、较多。
2.历史学习能力的结构 学习历史的能力,应当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来制订,而不能仅仅是培

养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是各科教学都 应当培养的能力,是一般能力。除了培养一般能力外,各门学科应当发展培 养本学科的特殊能力。例如,外语教学要培养“听、读、说、写、译”的能 力;数学学科要培养迅速而广泛地压缩概括数学材料的能力、可逆思维的能 力及迅速地“压缩”数学推理过程的能力,等等。当然,一般能力与特殊能 力是融合在一起的,一般能力是从各学科特殊能力中抽出来的,各学科的特 殊能力中包含着一般能力。虽然如此,还是不能把两种能力混为一淡,不能 以培养一般能力来代替学习历史的特殊能力的培养。
  学习历史的特殊能力有哪些?这是我国目前历史教学所碰到的一个主要 问题,一般认为,学习历史的特殊能力应当包括下面 10 种能力:
①时间方面的能力;
②空间(地点)方面的能力;
③编制运用各种图表的能力;
④运用历史文献及历史材料的能力;
⑤评述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的能力;
⑥思维操作各种逻辑方法(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等)的能力;
⑦确定阶段性及因果联系的能力;
⑧再造性的想象能力;
⑨历史思维的能力;
⑩编写各种提纲和纲要的能力。
  这 10 种特殊能力,是学习历史必须具有的。历史学科的特点,是我们探 索并确定学习历史特殊能力的出发点和根据。例如,历史事件和现象必然发 生在一定的时间,历史过程是随着时间进行的,时间是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 之一。因此学习历史必须要有“时间方面的能力”,如计算历史年代、确定 事件的先后次序、确定事件延续时间及确定历史分期等。
历史事件和现象不仅发生在一定的时间,而且发生在一定的空间(地
点),空间是历史知识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因此学习历史必须要有“空间方 面的能力”,如运用历史地图和填写历史地图和确定事件的地理位置等。
历史不能重演,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而且历史事实又不允许虚
构,因此学习历史必须要有再造性的想象能力。 同时,每个学科的思维都有每个学科思维的特点,如数学以逻辑思维为
主,文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历史学科的思维也有历史学科的特点。它要发展
的是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上述各种能力的核心。
  培养上述 10 种特殊能力,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全过程和历史教学内容的各 个方面。因此,这些特殊能力又可看作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能力。但是仅仅提 出这些基本能力还不够,在这些基本能力下面还须拟订要培养的更加具体的 能力。“具体能力”,是更加详细的、更加具体化的诸种能力,这种能力一 般在短时间就能形成。
         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关于历史思维能力的概念界定
研究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明确三个基本概念,它们是能力、思维
和历史思维。

1.能力: 所谓能力,就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从事任何专门的
活动,都必须具备两种能力:一种是一般能力,或叫做认识能力、智力。一 般能力(认识能力或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考力几个方面 的能力,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另一种是特殊能力,它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 动所必须的特殊专业才能,如音乐家对音量、音色、音质的辨别能力与节奏 感等。
2.思维: 简单地说,思维能力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间接、概括的认识,是对事
物内部的、规律性联系的认识。研究思维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
  (1)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任何思维 都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推理又分为归纳推理(由个别到一般) 和演绎推理(由一般到个别)。
  (2)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和具体化,是思维的 基本过程。在思维活动中,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过程。
  (3)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品质是评价思维能力的指标。一般从以下几个 方面考察:第一,思维的广阔性。第二,思维的深刻性。第三,思维的灵活 性。第四,思维的批判性。第五,思维的逻辑性。第六,思维的创造性。
(3)历史思维:
  我们目前还不能给历史思维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思 维与一般思维的关系的描述中,从它的具体内容中来了解。
我们把思维分为一般思维和个别思维。一般思维即逻辑思维,其主要形
式和过程在“思维”条中已作了介绍,所谓个别思维则是指专门的思维,例 如数学思维和历史思维等。
历史思维是一般思维的一部分,历史思维是结合一般思维统一形成的。
一般思维和历史思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丰富的关系 历史思维的根本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培养历史思维的最高目标就是培养
学生运用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从初中学生一般
思维发展的现有水平出发,从他们现有的历史思维基础出发,我们可以把历 史思维能力训练具体化为以下几种思维品质的培养:
(1)学会历史地看问题的思维品质。学会历史地看问题,对初中学生来
说,主要是养成两种思维的习惯: 第一,善于把事件和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思维
习惯。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 此,对事件或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进行评价时,一定不要用今天的标准 去要求古人,而要看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人是否顺应了历史潮流, 是否比他们的前人提供了新的、有进步意义的东西;评价以往的历史事件, 看它是推动了还是阻碍了历史的进步,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 的是非的重要标准,也是良好的历史思维品质。
  第二,善于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历史现象的思维习惯。历史是作为一 个永无止境的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过程而展开的。就社会的发展而言,古代社 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后一种社会总比前一种 社会进步,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如衣、食、住、行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通过从社会到生活的发展变化的内容的讲述,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不断发展、
  
不断改革和不断进步的观念,养成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的思维习惯。
  (2)注意收集事实材料,养成用材料说话,依据材料澄清问题,说明问 题的思维品质。
(3)用比较、类推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几个原则
1.遵循一般思维的规律 一般思维的形式和过程是人类思维的共同规律,也是形成历史思维的基
础和依据,历史思维是一般思维在历史领域里的具体体现,因此,历史思维 的训练要遵循一般思维规律。实验教师和有关人员要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有 关的思维科学常识。这样才能使历史思维训练同一般思维统一起来,体现历 史思维训练的科学性。
2.紧密结合历史教材内容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遵循一般思维规律并丰富一般思维,但是,从历史
学科教育的角度说,这个训练要突出历史学科的特点。不能把思维能力培养 作为与历史教学内容无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的介绍和补充,而要渗透到整个 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并且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以及与 之有关的史料编拟历史思维训练题,进行专门的练习。从某种意义上说,历 史思维能力培养,就是通过无意渗透与有意训练,以建立预期的“历史思维 模式”或”定势”,因此,离开历史知识内容,就不可能形成分析和解释历 史现象的特有的思维能力。从完成教学任务的角度说,只有把历史思维训练 与历史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统一起来,才能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 提高,才不致使思维训练成为教学工作的额外负担。
3.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形成特定的思维模式必须坚持从学生思维 发展现有水平的实际出发、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及由低级到高级的 顺序进行。因此,作为实验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特 点;另一方面也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编拟和使用思维训练 题目。使思维训练的要求既适应学生的现有水平,又略高于现有水平,使教 学促进发展。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它应贯穿于整个历史 教育之中。从大历史教育观看,历史教育是由家庭历史教育、学校历史教育 和社会历史教育组成。在学校历史教育中,按现代课程论的观点,课程是由 必修课、选修课共同组成。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两种形式,活动课程有着 重要作用,因此,思维训练的途径是广阔的。
  就课程而言,不仅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把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而且在制定教学目的、设计教学方案、乃至复习、巩固练习各个环节都应体 现思维能力培养的任务。特别提出的是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环节上,一定要 把能力培养特别是思维能力作为长期考察内容之一。

历史学习兴趣培养七法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学 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以后在事业上的成才有着积极而重大的促进作
  
用。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为依据,发掘历 史教材中激趣、引趣的素材,运用新颖多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 刺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嫩江县伊拉哈小学 刘继荣老师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七种常用的方法。
1.活动激趣 开展各种形式的历史课外活动,如各种类型的历史知识竞赛,参观历史
博物馆、历史遗址、革命纪念馆,搜集历史题材的邮票、古钱币,观看历史 电影、电视。这些都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 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促其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学习历史知识。
2.故事激趣 中学历史教材在编写上具有文字生动、内容具体和故事性强的特点。在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历史事件的经过和 历史人物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我国 古代以少胜多的三大战役“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甲 午中日战中的“中日跨海大战”时,就可采用此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还可以插入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联系的小故事,增强课文内容的趣味 性,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时可简略地介 绍北京人化石发现经过。
3.直观激趣
  在教学中,选择运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中有许多历史地 图、事件插图和人物图像。教师可以将其放大,制成教学挂图或黑板图,指 导学生边看图边听讲。如《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先在小黑板上用铅笔画 上暗线,讲课时边讲边画。把历史事件图和历史人物图像绘制成幻灯片进行 放映,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 结构生动有趣味的板书,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4.设境激趣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特点,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渲染气 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如在讲“九·一八”事 件时可让学生听《松花江上》歌曲;在讲二万五千里长征时,要求学生朗诵 在小学学过的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这些手段的运用,可以突破时间 和空间的限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用直 观性言语进行描绘,创设情境。
5.设疑引趣
  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疑难,使学生面临问题,产生求知欲望,教师 从中启发他们积极思考。设置疑难应注意问题的难度,要使学生感到用已有 的知识和经验不能轻易解决问题,需进行积极努力的思考,“跳一跳才能摘 到桃子”。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并且经过努力,解决了疑难,感到所学的知 识有用,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西安 事变时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这一问题不 仅要求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知识,还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分析中华民族当时 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只有和平解决内部问题,才有可能形成一致对外的局 面。
6.探究激趣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历史事件的结果,历史人物的命运很关心,有时甚

至替古人担忧。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历 史的方法和观点,提出一些问题,介绍、提供一些小资料,引导他们初步地 研究历史问题,帮助他们在学习上获得成功,体会到创造性活动的乐趣。
7.评价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正确的回答要及时进行
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成效,尝试获得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 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同时也使部分学习不 够认真的学生受到刺激,集中学习的注意力。进行及时评价,要注意方式方 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常用课堂学习程式 “阅读——归纳——讨论”三段学习法

  这是根据阜新中学季耀东老师实验并总结的“阅读、讨论、归纳——初 中历史三段教学法”而设计的。
  三段学习法立足于优化 45 分钟课堂学习,把一节课分为“阅读”、“讨 论”和“归纳”三个阶段来实施。
“阅读”是讨论的先导。教科书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获得知识
的重要来源。学生看过记住的内容比听过记住的内容多而持久,学生要真正 掌握知识,首先必须认真读好教科书。然而,不着边际的通读常常抓不住要 点、突不出中心。所以,在“阅读”前要编拟知识性和思想性比较强、能起 到提纲挈领作用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时间一般在 10 分钟左右。
同学们阅读时,接触史实,理解知识,把重要的内容画下、记好,初步
与思考题对起号来。因为有思考题引路,绝大多数同学能很快地捕捉到知识 要点。对有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则要求同学们开动脑筋,初步找到解决问题 的论据和方法。因为是新问题、新知识,故同学们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学 得主动。
“讨论”是学生动脑、动口,人人参与教学活动的好形式。前后四个同
学合起来分小组讨论,一般讨论 10 分钟左右。思考题讲述课文内容,阐明自 己的观点,思考题覆盖的知识点一般都能较好地落实。而且,大家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地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摆事实,讲道理,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 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又常常引来激烈的争论,对此,多问几个为什么,教给学 生一些分析的方法,而不能简单地说是道非。
  在“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 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进和制作,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 性区分开来,抽出本质的,舍去非本质的,再把知识的各部分按一定的逻辑 顺序归纳成系统的有机整体。这样,不但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 有利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巩固已掌握的知识。这个过程就是“归纳”。 “归纳”过程一般掌握在 20 分钟左右。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启发、 点拨、释疑、讲解及小结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整理知识,穿线织网,阐明教材 的知识结构和思想内涵,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把传授历史知识和生动的思 想教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在归纳以后,再提出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
  
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作为这一节课知识和思想内涵的延伸。

“自读——精讲——实练”三步学习法

第—步,自读 自读主要有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认真阅读教材。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一项基本功。 不少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时,不注意认真阅读教材,只是在快要考试时,才 “临时抱佛脚”。有些“差生”甚至从来也未认真读过教材各章节。因此, 在组织自学时,首先必须向学生反复强调认真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时必须注意:
  (1)精读与粗读结合。在掌握了基本论点,抓住了要点的情况下可以粗 读。如《世界历史》上册“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趣”子目下的第一段,要抓住 “作为封建制度主要支柱的天主教会,垄断了社会的全部知识教育,而它又 用封建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普通人民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他 们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受到严重的束缚”等要点,从而认识到教会势力严重阻 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理解资产阶级为什么首先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展 开反对教会的精神统治和封建神学的斗争。至于精读,那是相对教材的重点、 难点而言的。
(2)读思结合。即不仅“眼到’还要“心到”。学习历史同学习其它课
程一样,光读不思,不动脑筋,等于没读。不论粗读或是精读,都必须开动 脑筋这部机器,边读边运用大脑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比较等多 项加工活动。
(3)读写结合。自读应当体现出一个“练”字,而让学生都动起手来,
正是培养学生历史文学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基本历史知识、历史概念, 可让学生先进行接触,并在书中做上标记,如遇名词解释、问答之类练习, 在其现有水个基础之上,结合教材,恰当地组织书面语言,力求解决那些能 够解决的问题。
第二,列制简明提纲。历史知识同其它知识一样,都有其系统性。列制
简明提纲是体现历史知识基本结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不但能获取完整的、系统化的历史知识,而且,可以帮助记忆。
怎样列制简明提纲呢?
一是根据教师对教材内容提出的问题列制提纲。 二是围绕各章节下的子目动手。各子目(黑体字标题)一般是教材依据
史实说明的中心论点,紧扣这些中心,所列提纲就不会只反映出支离破碎的 历史知识。
  三是根据课文后面的习题列提纲。各习题一般反映了该章节的重点、难 点,习题列提纲同第一种方法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的学习带有明显的解 决问题的性质,任务明确,效果较好。列制提纲必须注意既要知识全面完整, 要点不漏,又要简明扼要,即文字精练,少说废话,还要注意把握好时间和 速度。
  第三,思考积累问题。思维过程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的起点是疑,小 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材、列制提纲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一系列 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和比较等紧张的脑力劳动,有些问题他们凭现有水
  
平已能独立解决,也还有些问题仍不能解决,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解决这样 的矛盾,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学生自读时,如有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可随手在书上做上“?”或其 它标记,留待后面解释。
  自读 15 至 18 分钟比较适合,时间太短,很难保证自学质量,但考虑到 后两段教学,自学时间不可能太长。
第二步,精讲 精讲,是指教师在一般讲述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集中力量,抓住重点和
难点,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
  (1)讲史实。历史史实浩若烟海,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一一交代清楚。 有些史实可在指导学生细读课文时解决、无须细讲。需要细讲的是那些在历 史上对某一国家、地区、民族和社会发展过程发生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历史 事件与历史人物。讲课时要十分重视准确性,并尽可能讲得形象具体,适当 补充内容,辅之以必要的教具(如历史挂图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抠概念。即讲清楚历史概念。为此,必须讲请与这一历史概念有关 的基本史实。如“萨拉热窝事件”这一概念,要先分别交代清楚下面几个因 素,时间:1914 年 6 月 28 日;空间: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人物:奥匈 帝国皇储斐迪南;特征: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了到波斯尼亚 指挥军事演习的极端军国主义分子奥匈帝国皇储;结果:这一事件成了帝国 主义者发动战争的借口。所以说,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 火线。
历史概念按其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形成概念的时间跨度,一般可分为简
单概念和复杂概念。对于复杂概念,则需要先分析历史现象的来龙去脉、前 因后果,让学生弄清历史线索,然后,引导学生把许多简单概念有机地联系 起来,逐渐形成复杂概念。
(3)理线索。理线索,一种是理清每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然后再现出一
个阶段历史事件前后之间的联系,了解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 线索。
另一种是理出跨阶段同类性质事件之间的前、后联系,掌握事物的内在
联系。如在讲完“地丁银”后,引导学生通过按顺序列举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编户制、祖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和地丁银),理出封建国 家剥削农民形式的发展线索。
(4)解疑难。课本中的难点各有不同的情况,有的是生疏的和难以理解
的历史概念,如隶农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的是复杂而难以概括的内容, 如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扩大;有的是容易混淆的概念,如《资治通 鉴》和《资政新篇》:有的是难写易错的人名、地名和专有名词,如《权利 法案》等等,针对各类疑难问题的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办法解决。
  (5)教方法。教给学生学习和记忆的方法。这里着重说说记忆方法问题。 记忆,是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然而历史课本里的历史知识, 一般都是讲过一遍后不再复现。这样,提高记忆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在 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对所学过的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讲史实、抠概 念、理线索、解疑难以及练习、考试等手段,使历史知识在学生头脑里留下 较深的印象,增强记忆。此外,在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外,在机械记忆方面,
要结合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方法。

第三步,实练 练的形式多种多样,除指导学生边读边练、边讲边练外,还在学完每一
章节、每一阶段和每一册书后进行思路不同的各种练习。
  (1)局部专题练习。即做教材上的习题。要求学生逐章逐节地通过一个 个知识点的练习,让学生记住重要的历史概念,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2)纵连横比练习。为促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综合、比较和归纳 问题的能力,要打破章节界限,用列举、列表等方式,把同一时期的不同事 件或不同时期的同类事件及相关事件进行纵连横比。连比过程也是一个理清 线索的过程,它使知识归类,形成系统。臂如,把中国古代史中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按阶段、朝代分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科技等)列表,然后 在这些断代史表的基础上,把同类内容归纳起来进行比较,找出其发展变比 线索。如从生产工具的演变,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
  (3)编写提纲练习。从培养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出发,给重点章节 或头绪多的章节编写提纲。先通读课文,然后按现象和本质、原因和后果的 关系提炼出要点,分别加上大小标题。
  (4)看图、识图、填图练习。这对学生是一项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历 史地图和挂图等直观、形象,可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起思维活动。

四段式历史课堂学习指导法

“四段式学习法”的基本内容是: 第一段是根据教师提出的预习题,阅读课文约 7 分钟,并以色笔划出重
点等。
  第二段在学生阅读课文预习的基础上,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有目的地进 行课堂教学。
第三段在授完新课后,留出 5 分钟左右让学生再看课文,提出疑难问题,
思考问题和讨论问题。
第四段留 5 分钟左右让学生故课堂作业。 这个教学方法吸取了国际上最新历史教学的科学成果,继承和发扬了我
国传统历史教学法的长处,改变过去重教轻学,教学脱节,无助于“双基”
落实和智能发展的旧教法。 四段式历史学习法,取决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便科学地安排好 45
分钟里各段程序结构的学习内容,以及妥善地掌握好各种学习形式的具体时
间。
  操作要点:四段式历史教学法,每一段各有明确和具体的目的要求,而 四段之间应有密切的相互联系。
  第一段的要求,使学生在阅读了新课之后,为听课做好思想上与知识上 的准备,创造储存信息的有利条件,从而培养起自学的能力、方法和习惯。 同时,教师在抽查作业和课本之后,为精讲新课打好主导基础,创造传输信 息的良好因素。
  第二段的要求,教师务必做到精讲新课内容。同时,要指导学生在听课 的时候,把各小标题和要点内容都书写落实在课文的有关部分,教会学生充 分使用书本的能力。
第三段的要求,是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对话交谈,它是活跃课堂气氛,

促使学生理解和巩固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重要环节。 第四段的要求,在于“读写结合”,并在独立思考的高级思维过程中发
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智能的发展必须建筑在知识的基础上。 四段式教学法,一改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呆板课堂组织形式,采
取教学和学相统一,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灵活多变、生动 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可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一段,是根据老师口头或书面的指导,预习课文。预习时间根据教学 内容的多少、难度和学习的对象而定,一般以 7—15 分钟为宜。预习时,要 求学生用红蓝色笔,划出重要的时间、地名和人名,用铅笔划出课文的要点 和重点。当老师讲议时,学生可以边听边纠正所划重点和要点是否正确,把 学生的精力集中在课文上,这样的预习,有以下好处:
  (1)预习安排在课内,预习有保证,可以做到既不增加学生的课余负担, 又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预习,教师有可能指导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和动 脑,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地学习。
  (2)教师边巡视,边指导,边调查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学时心中有数, 讲得活,讲得准,学得较好。
  (3)在课堂上能把集体讲授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即把教师的主导作用 同学生的主动作用结合起来。如在下讲台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认识的字, 不理解的小问题等,都可以随时加以解决。个别同学的问题,可以相互交谈、 讨论;普遍性的问题或难题,在讲课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体现“因材施 教”的精神。
总之,第一段是为第二段打好基础。
  第二段是教师讲新课,是四段式教学法的主要部分。这一段,教师根据 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实际情况和教学目的,采用直观教学、描述法等,形 象地进行教学,也可以用讨论的办法,讲清难点、重点,使课堂气氛活跃, 做到紧扣教材,生动活泼,“双基”落实。
第三段和第四段,结合教材和实际需要,可分可合,一般可分为下列各
项活动:
  (1)复习、想问题或提出问题。可由学生提,也可以由教师在巡视过程 中发现问题,把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讨论。
(2)让学生弄清自己所划的要点、重点是否正确,逐步培养阅读和理解
能力。
  (3)学会当堂做作业,发现的问题或提出来的问题,可让学生交头接耳, 互相讨论,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为宜。
  (4)教师有对象地检查优等生和差等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落 实“因材施教”的要求。
  这样,使讲授的知识得到消化巩固,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编卡学习指导法

  编卡法,即通过指导学生分门别类编制学习卡片,从而落实基础知识, 培养学习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编卡法将学生置于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并能赋予教与学一种有机、和谐、
  
完整、富有活力的动态结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依据学习的心理序列,分 四个基本程式作简单的阐释。
第一步:预习课文,编写线索(提纲)卡片 新课开始,根据学习目的、任务阅读教材,感知史料,把握该课的基本
内容。阅后,着手编写该章节的线索或提纲卡片。这是检验他们感知结果的 极为有效的办法。学习编写线索或提纲的过程,既是对感知印象的整理表达 过程,也是外在认知开始内化的过程。同时,学生在明确了编卡任务后的预 习,其效果远胜于泛泛而读,通常都能认真而又迅速地完成。
第二步:深入理解,编写质疑卡片 史实从感性了解到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少疑难问题,有文
字的,有专用术语的,有史实交待不够清楚的,有新成果已否定了原定论的 等等。学生以前后相邻的两课桌为一个小组,把问题集中起来,凡浅易的问 题,力求组内讨论解决,那些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教材提供的内容无法解答 的疑难问题,则要求制成质疑卡片,迅速地汇集到教师手中。教师对卡片上 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就能有的放矢,因题施教。通过课堂讲授、个别辅 导,或者就卡片问题直接解答等多种方法,真正达到因人、因材和因时而教。 对讲过的疑难之点尚不明白的,或是另有新问题产生的,还可以实行卡片的 反馈,形成教学信息的反复调整,使疑难点更为集中、突出,这样,教学的 针对性也就更强了。
第三步:巩固重点,编写知识卡片
  在感知与理解了史实以后,学生就可以根据教师的讲授及自己对重点知 识的印象,将本课中的每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编入知识卡片,这样,便于巩 固重点,增强记忆和今后复习。编写知识卡片的过程,既是对重点内容的整 理、归纳,也是对智能的训练、发展,它比通常采用的课内外作业更系统、 更见条理性。编卡的过程就是动手、动脑复习的过程,它能使学生今后的记 忆检索减少任意性,尤其是对那些智质一般的学生来说更为适用。
第四步:勇于开拓,编写评点卡片
  评点史实是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写作能力和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的综合运用,难度比较高,这种能力的训练必须循序渐进,从简到繁, 由浅入深,开始时一两句也行,靠教师的鼓励、指导和严格训练,逐步提高 评论水平。一般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实践后,多数学生能写出一些有见解地、 有分量的评点片断来。
上述新课编卡教学的四步基本程序,经老师在课堂上有机而又紧凑地组
合、引导,串连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编卡活动中师与生、教与学之间的 不断调节,相互适应,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程式。当然,不一定每课都 具备这四步程序,应根据具体情况,因课而异。
卡片的制作
  (1)卡片的制作材料。选用纸张作卡片,配合课堂讲授卡片用白纸,用 于图、表中的卡片和复习性卡片则用硬厚纸。
  (2)制作卡片的一般原则。强烈鲜明的对比、大与小、黑与白、强与弱 等等都能立刻为人们所感知,这就是差异律。据此,要展示给全班学生看的 卡片(如讲授中利用的卡片和表中使用的卡片)宜大,宜用强烈的冷色或暖 色颜料来书写,字体宜少而大,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看清楚,并留下一个深 刻的印象。制作卡片时还应把学生的猎奇心理,对有趣事物反应积极的思想
  
特点考虑在内。如复习课的卡片,因要让学生抽卡片答题,所以最好剪成扑 克牌大小,一面写出问题,另一面是空白。为复习提问创作一种集趣味性、 直观性和竞赛为一体的气质。
(3)制作卡片的内容。首先是重要或较重要的名词、难写的字。 人物类的有“管仲”、“赢政”、“赵匡胤”、“乔达摩·悉达多”、
“迪亚士”和“迪亚斯”等;事物类有“粟”、“罂粟”等;民族类有“匈 奴”、“瓦刺”、“彝族”和“达罗毗荼人”等;经济剥削类有“庸”、“隶 农制”、“免罪符”、“财产税”、“军役税”和“什一税”等;文件类有 “钦定宪法大纲”、“法典”、“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这 些名词型的卡片是用来配合课堂听讲的。
  其次有习题。复习性卡片上要写出一两题文字题(可以是填空、选择、 列举、简要解词或问答题),或设计出一道识图题(即贴上已略去标题的历 史题材的剪画)。习题应是教材重点和基本知识的体现,因此制作这类卡片 时尤要注意选择一些重点问答题,最后还有图、表中重要的历史地理要素、 历史事项和数据。
  (4)特殊形状的卡片制作。根据学习的要求,卡片也可以变形,不一定 要在上面写字。例如,要揭示印度种姓制度的实质,可以用较大的硬厚纸制 作一个等腰三角形卡片,上书四个等级名称,各个等级之间用黑线分开,尤 其是首陀罗与上面三个等级之间用粗黑线分开,以表示种姓制度贵贱分明、 界限森严的特征。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某些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 前,为他们理解并接受这些历史知识铺平道路。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模拟图 片文物,自制一些剪纸卡片,如古钱币、古代生产工具(唐朝的曲辕犁)、 兵器等。
通过上述介绍,可知卡片的制作既有定式,又无定式,但有基本的制作
原则,就是必须引人注目,必须反映重点或难点问题,帮助学生积极地进行 思维,以便更好地、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历史知识。

历史“叠加”学习法

  所谓历史“叠加”法,就是根据历史学习固有的知识内容、学习规律、 特点和学科个性,通过对历史课程的知以体系进行分解、归 类、合并和扩充, 在一定的时间内与哲学、自然科学中的某些基本知识、技术原理和教学技巧 有机“相加”(组合)成一体,形成以历史知识(或教法)为主线,其它学 科知识(或教法)为补充的知识体系。
1.主科叠加法 主科叠加法就是在不改变中学历史课本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就其外延进
行必要的补充,以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直观性及启发性, 拓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领域,从而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
主科叠加法有如下特点: 一是以中学历史主科知识为本,在外延上做有限补充,不仅不影响主科
内容的教授,而且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能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学会正确评判历史人物和事件; 三是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共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异科叠加法

  异科叠加法,就是根据历史学习的目的,进行深化课堂学习。通常是将 历史学科同一种或一种以上相关的哲学或自然科学学科相加在一起,有机形 成新的历史知识群。如学习“火烧赤壁”时,可与气象知识相联系,学习当 时气象发展水平(如预测风向等);学“黄巾起义”、“红巾军起义”、“太 平天国运动”等事件时,可与哲学知识相联系,说明在当时唯物主义哲学还 没有丰富发展时,唯心主义哲学能起着一种鼓舞、发动群众的作用。另外, 用数学中数轴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公元前后的时间,掌握世纪和年代的换算 方法;用统计学中的统计分布规律(如方框图、曲线图)来分析或统计历史 大事件等。
异科叠加法也有其特点。 首先,由于在历史知识学习中融进了理科知识、哲学知识等,具有重复
强化记忆的教学功效; 其次可以使中学各学科知识互补,使学生在学习其它知识的同时能对历
史知识有所回顾,增进左右半脑的信息交流; 再次,异科叠加是将不同的学科甚至跨度很大的学科组成一个同一体的
知识群,有较广的知识面。
3.同科叠加法 同科是指中学文科中所包括的政治、语文和地理等学科。同科叠加法就
是将历史知识表达方式、技巧与文科中其它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技巧结合起
来,以增加原有知识的容量,丰富教学技巧。因为任何历史事物和人物都与 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地理、风情和交通概况等密切联系在一起, 知识跨度小,知识是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的。如“丝绸之路”,首先就是要 采用地理教学的直观性,挂地图,找出相应的地点,注明新旧地名对照,并 简要介绍西域的地理概况、风土人情等,这样讲解就会丰满得多。又如对中 国古代某段史料的分析,要与文言文翻译的语文技巧相联系;唐朝的盛衰, 可与唐玄宗前期的政治清明和后期的政治腐败相关联,等等。
同科叠加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兼容性。因为同科叠加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跨距不大的知识相 加,所以可以与文科中其它学科同步或交叉穿插,亦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做到知识上的填平补齐;
二是具有处理教材上的灵活性,同科知识相加,知识总量上并没有增加
学生的负担,但学生接受知识的频度有显著增加,并和且不是机械地重复。
4.换位叠加法 换位叠加法就是将历史教科书中不同历史时期所发生的类似事件运用
“剪辑”的手法,将学习内容进行归类、浓缩、总结和提高,以增加学生复 习历史时的简洁性和系统性。如将中国古代史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 民族关系和阶级矛盾等进行归类,将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世界史上各国相同性 质的事件或在同一学科中取得类似成就的人物归类等等。
换位叠加法的特点有三: 一是由于时间跨度大,而每个历史事件的背景不尽相同,故此法宜适用
于复习历史知识; 二是可以强化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印象和记录整理历史提纲; 三是便于对历史的各个部分进行大跨度穿插,将教材对比浓缩,节省学
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5.中外历史叠加法 中学历史包括中国史和世界史,它们形式上独立,实质上相互联系,中
国人对世界历史有过重要贡献,世界其它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中国历史的 发展亦有影响。因此,中外历史应当有机穿插、叠加,不可割裂开来。如玄 奘西游,一方面说明印度的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中 国人在翻译、保存佛教文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又如“五四”运动的发生, 可联系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取得的成就,可 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类似成就作比较(如数学、天文和医学等)。戊戌变法, 可联系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等。
中外历史叠加法的特点: 一是通过中外历史联系对比,可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紧迫感; 二是拓宽学生的思维眼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比较分析中外同一
时期不同国度历史发展进程; 三是可以克服世界史尤其是古代部分的晦涩难懂、不易记忆的缺点。

学导式双循环历史单元学习指导法

  这是根据宁波师范学院葛国培等老师实验并总结的“学导式单元型双循 环历史教学法”的原理和操作程式而设计的。
所谓学导式双循环历史学习法,包括学导式、单元型和双循环三个主要
组成部分。 学导式:学导式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实践中自己获得历史知识,增长才干。这样,由教师“教会”变成主要由
学生“学会”。 单元型:以纵(即时间顺序)为主,纵、横(即历史阶段)结合,安排
单元学习过程。
  双循环:是单元循环和期末循环,一个单元一次复习,期末又有总复习。 这样,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循环,逐步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认识, 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为例,全册可分为四个单元:原始社会、奴
隶社会两个单元,封建社会中战国、秦、汉一个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 又一个单元。学导式学习指导贯彻始终,而每个单元又分引导、自学、启发、 单元复习和小结五个环节,单元复习为第一循环;各单元学习结束进行总复 习,为第二循环。
第一循环
1.引导自学 在“学”与“导”的关系上,主要靠学生学,但关键又在教师“导”,
既要指向,即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自学,又要激趣,即激发学生学习有关课 文的兴趣。拟出自学提纲,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自学。
  学生自学提纲,一定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对低年级的学生,提纲要 详细一些,并在提纲后附有提示;对高年级的学生,提纲可简略一些。或者 根据教师讲的历史发展线索、教材的重点,由学生自己编写,有时不要自学 提纲,仅列几个思考题。
2.学生自学

  一要逐步授以自学方法,二要加强指导和检查督促。在自学要求方面, 对初中学生要求能正确地阅读课文(包括地图),能划出重要年代、地名、 人名和事件,基本上能讲得出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其评价;对 高中学生除上述要求外,增加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和本节知识归类和对重点教 材分析研究的要求,对初中学生的自学,仅要求反映在课本上;对高中以上 学生的自学,还要求记自学笔记。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自学情况,加强个 别指导,并经常检查学生的课本和笔记,督促他们自觉学习。
  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学中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要让他充分说 出自己对这一问题是怎么思考的,有什么意见。教师把握了学生的思路,然 后简洁明确地予以指点思考方向,帮其扫除障碍,端正思路。在个别指导的 同时,要注意收集学生自学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供课堂启发教育时参考。
3.启发教育 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进行的启发教育,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本课教学
内容基本线索,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是学生自学中反映出来的带 普遍性的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节省时间,一般由教师用概述法几句话予以解决。 第二个问题,在教材比较简洁的情况下,教师一般围绕重点要补充一些
生动典型的材料,以加深学生的历史表象,然后运用谈话法,师生对话,引
导学生解决。在教材叙述比较具体的情况下,可由教师指点方向,让学生自 己开展讨论解决。教材的难点多由教师讲解。
第三个问题,一般由教师在关键地方予以指点,或者由学得好的学生来
讲一讲,对其中难度较大,而且对全面理解教材或开拓智慧有重要作用的问 题,则由教师作示范讲解。以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花些时间阅 读归纳课文和继续思考问题,并做一些必要的习题予以巩固。
4.单元复习
  单元复习不仅要把本单元自学、启发阶段学习的历史知识形成系统,而 且力求提高,学会实际运用。如果把自学、启发看作是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 个飞跃的话,那么单元复习则是由认识到实践的第二个飞跃。单元复习时间 一般是 1—2 课时。
单元复习的内容,一是清理本单元的历史发展线索;二是联系以前学过
的内容,进行本单元知识归类;三是解题练习。整个单元复习,学生按照单 元复习提纲,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进行。
单元的历史发展线索一般用简明的示意图表示。单元知识归类用分类
表、分时、地、人、事四大类表。时间归类用年表,有纵线的阶段大事年表、 横线的列国对照表、中外对照年表;地名归类有中外古今地名对照表(古代 史专用)或地名一览表;人物归类用人物表;历史事件归类用各种分类表。 如列各代经济、政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国内民族关系和疆域、对外关 系、科技文化简表等。在初中阶段,分类表一般由教师设计,以后随着学生 能力的提高,逐步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通过知识归类,指导学生 怎样运用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综合分析、对比研究,加深对历史现象、历 史事件的理解,搞清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及区别,把握其共性和个性。
  要围绕重要基础知识,顾及一般知识,由浅入深地进行系统解题练习。 同时,一个单元的解题练习应集中解决一二种题型,逐步提高解题能力。还 可围绕同一重要基础知识,进行各种题型练习。
  
如关于商鞅变法: 名词解释性的简答题:何谓商鞅变法? 叙述题: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论证题: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比较题: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三次变法中比较彻底的一次地主
阶级政治改革? 评析题:试评商鞅变法。
  借鉴题:商鞅变法为我们今天进行改革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历史经验和教 训?等等。
  题目类型不同,要求也不相同。教师先作解题示范,告诉学生怎样分析 题目要求,怎样运用历史知识分步思维,最后达到正确解题,然后组织学生 练习。通过解题练习,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使智能同步发展。
5.单元小结 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师生都要进行一次小结。学生的小结应要求少而实,
能够切切实实地说出一点进步,总结一二点经验,以此鼓励学生再接再励, 争取更大进步。
第二循环 第二循环是在第一循环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各单元第一循环的综合和
提高。一般安排 3—4 课时,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按照总复习自学
大纲进行。 首先抓“线”,即从整理各单元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入手,明确全书的
历史基本线索,并能用简明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其次抓面,整理各种历史知识分类表,掌握各个块的发展情况。以中国 古代史为例。就是表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和疆域、对 外关系等各方面,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
第三,在上述的线、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点”的复习,即历史重要问
题的复习。它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就“点”本身进行复习,如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严重影响; 第二步跨单元进行点与点的联系对比复习,如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戊戌变法与明治维
新等。
  第四,一定数量的由浅入深的各类典型试题综合练习。这时教师要进行 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
  第五,期末总结。较全面地总结学生在这学期所取得的进步,指出还必 须注意哪些薄弱环节,鼓励全班同学努力复习迎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5668.html

相关阅读:九年级历史知识点集锦(下)
古代罗马-教案设计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能训练之选择题及答案一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主要政治制度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赤壁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