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与细菌间展开的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中,形成“生薄膜”的能力——一种嵌入粘液性矩阵的大型微生物聚集体——是有机体用于攻击免疫系统、抗生素和其它威胁的重要武器之一。但是,最近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生物膜在细菌抵制抗生素作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因此,人类在击败细菌的道路上或许进入收尾阶段。
科学家已经了解到,当病菌作为独立细胞处于游离状态时最容易受到攻击,而当其一旦结束“浮游状态”在适当位置稳定下来——无论是在轮船的船身,还是在人体的肺部——就很难再受到攻击,并且其后会在结合致密的生物膜中聚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会激活类似于细小水泵的结构,驱散抗生素的作用,并且分享能够针对药物提供保护作用的基因,降低新陈代谢速度或是进入休眠状态,使自己免于被杀死。
研究人员称,答案在于找到能够破坏生物膜的物质。
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的生物膜专家戴维•戴维斯说:“自巴斯德时代开始,我们就在致力于消灭和控制浮游细菌,但是我们在控制和了解生物膜细菌方面的成就有限。现在,我们在治疗急性细菌感染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这曾经是人类的灾难源泉。目前人类面对的那些数量多得难以置信的会使人体虚弱的慢性细菌感染疾病,通常都与生物膜有关。”
臭名昭著的细菌感染通常来自于绿脓杆菌,这种病菌能够感染肺部,使人体变得虚弱,甚至能使囊性纤维变性患者丧命。这种病菌会在监狱、医院甚至沙滩传播。
鲍氏不动杆菌(又名AB
菌)感染,也会在受伤士兵中传播。和鼻窦炎和耳部感染这些更为普通的感染一样,这种感染可能也是由生物膜引发的。
三月版的《细菌学杂志》刊登了戴维斯利用病菌自身的化学信号迫使生物膜分解可研究。生物膜会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自动进行分解或合成。戴维斯和他的同事已经发现了一种以脂肪酸形式存在的化学信号,这种信号能够“通知”病菌进行分裂。
佛罗里达大学分子生物学家托尼•罗密欧认为,这项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并且表示发现生物膜的确切形成形式和原因更为重要。
(摘自《参考消息》2009
3
月11
日第七版)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属于事理性还是事物性说明文?
2.
第一段末说“人类在击败细菌的道路上或许进入收尾阶段”,而最后一段又说“这项研究仍处于萌芽阶段”,请问一个说“收尾阶段”,一个说“萌芽阶段”,是不是矛盾?为什么?
3.
为什么当病菌结束“浮游状态”在适当位置稳定下来后,就很难再受到攻击了?请说明理由。
4.
目前,绞杀致病菌破坏生物膜的具体方法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5.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戴维斯在消灭和控制浮游细菌与破坏病菌生物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可喜成绩。
B.
绿脓杆菌的感染能力很强,不但能在监狱和医院传播,甚至还可以在沙滩上传播。
C.
浮游状态的病菌很容易被绞杀,但当其在生物膜中聚集一起后,就相当难被消灭了。
D.
对于如何破环生物膜,美国的专家们有共识,但也有分歧。
参考答案:
1.
从源头绞杀(锁定)病菌的方法
事理性说明文
2.
不矛盾。“收尾阶段”说的是人类在击败病菌的整个征途中所处的阶段;“萌芽阶段”说的是利用病菌自身的化学信号迫使生物膜分解的研究实验过程。他们陈述的对象不同。3.
它们会激活类似于细小水泵的结构,驱散抗生素的作用,并且分享能够针对药物提供保护作用的基因,降低新陈代谢速度或是进入休眠状态。4.
利用病菌自身的化学信号迫使生物膜分解。5.A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403737.html
相关阅读:《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阅读答案
《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阅读答案
请到天涯海角来 阅读答案
《关于“禁限燃放爆竹烟花”的主题阅读(11分)》阅读答案
《海洋与生命》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