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生产,又叫流水生产流水作业,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通过各个工作地,按顺序地进行加工并生产出产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是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是劳动分工较细、生产效率较高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福特于1913年在密歇根州,建立了第一个汽车生产流水线系统。
泰罗制:
管理学家泰罗提出的生产管理方式,主张必须把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系统运用于管理实践,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科学地研究工人的生产过程和工作环境,并据此制定出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合理的日工作量,采用差别计件工资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泰罗创建了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这套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1898到1901年期间泰罗在伯利恒钢铁公司将他的理论进行试验,并且大获成功。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主要表现:
1.劳动生产效率提高,机械化使用率,工业产值激增;
2.创造出多种新兴工业,诸如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等;
3.大工厂,大机械化生产代替原有的资本主义工厂,垄断组织逐渐形成;
4.管理制度出现变化,资本家开始有意识的调整与劳动者的关系;
5.人们的生活方式被二次科技革命改变,电影,留声机,电话等进入人们的生活。
对比类:
1、相同点:
(1)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2)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3)都改变了世界格局.第一次科技革命,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形成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
2、不同点:
(1)从发起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主要是普通工人和技师;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者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2)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在美国和德国同时起源的。
(3)从突破口看,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4)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时间上的交叉,如德国、日本就属于这种状况。
(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自然科学同生产紧密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取得了巨大成果
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推动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2.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3.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生产管理方面也引起了深刻的变革,科学化管理开始兴起。
4.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关系的调整。
5.第二次科技革命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变革。
1873年维也纳博览会展出的工业产品: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352141.html
相关阅读: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赤壁之战
八年级下册历史知能训练之选择题及答案一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主要政治制度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集锦(下)
古代罗马-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