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浅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学校教育主要在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 只有在课堂优化上多下功夫, 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了一些尝试, 以下就五个方面谈一下看法。
  
  ( 一) 教学目标的优化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 具体操作中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展示目标; 紧扣目标进行教学; 围绕目标论断反馈; 进行矫正, 落实目标。其中围绕目标、诊断反馈以及进行矫正, 落实目标是最关键的步骤,只有抓好这两个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才能得以落实。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可发给学生完成一些针对教学目标所设计的测试题, 当堂完成, 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并据此适时调整有关教学环节, 从而促使绝大多数和同学都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并帮助学生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大纲是其基本原则,但同时应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教学中不考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在初中化学中, 有许多探究性实验, 如对空气中和人呼吸产生的气体各成份含量的测定,可通过学生的猜想或假设, 设计多种可能, 然后分组实验, 根据实验结果, 由学生归纳总结, 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种科学的探究方法,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 二) 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 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和梯度, 应当做到以教学大纲为纲, 认真钻研教材, 掌握教学要求。首先应统揽全章内容, 划分单元之后, 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 运用整体?部份?整体的分析方法, 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 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
  
  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有目的地翻阅资料, 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 好的典型例题, 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 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初中化学 “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中, 结合课文的特点, 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得知 “海啸”和 “飓风”等的形成也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关, 因此在上课引言时, 采用幻灯把 “海啸”和 “飓风”引起的灾难性的场景呈现在同学面前, 让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找出他们引起的原因, 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的欲望, 再根据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知识,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相结合, 打破书中原有的格局, 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通过观察、交流讨论, 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该堂课的的知识, 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 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 精讲多练的原则, 分清哪些内容教师讲, 哪些内容学生讲, 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 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 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 协调一致, 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 三) 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 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 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化学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 讲授新课, 课堂例题, 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分。
  
  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 在内容上精心设计, 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 它是每堂课的 “开场白”, 运用得当则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 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识, 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 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 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 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 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如在讲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时, 可让学生回顾初二物理中所学的 “分子、原子”的知识, 从而在化学教学中进一步体会其深层意义。
  
  ( 四) 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 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提问讨论法、模拟发现法和边讲边实验法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教师通过语言、实验、示范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系统地传授化学知识。在教学中应坚决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应使教师的 “教”致力于“导”, 服从于学生的学。教师应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采用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渗透情景教学思想,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协作研究,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独立的思维,领悟化学原理, 并掌握化学学科的研究方法。例如初中化学 “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中, 有关氧气的化学性质, 可采用边学边实验的方法, 由学生分组实验, 氧气可用双氧水 (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来制得, 这样操作起来比较简便, 教师可先演示, 也可边讨论边演示, 得出操作中的注意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实验,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效果显著。
  
  总之,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好这几个方面的优化, 则必定能保障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 使学生真正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化学学习中的真正乐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254617.html

相关阅读:初中化学?电木的来历
瑞典
德国化学家?瓦拉赫
初中课外化学实验 检验含碘食盐成分中的碘
关于乐果的初中化学知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