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科学之力推动下产业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进步实在是太缓慢了。”在日前举行的中日大学论坛上,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研究开发战略中心主任野依良治对于人类社会当下的发展状态与前景倍感忧虑。
他提醒人类正视大自然,否则人类将没有长存之道。“地球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但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贪婪。”
早在上世纪,英国学者贝尔纳便提出类似的观点。遗憾的是,随着科学带来的福祉日益增多,人类似乎在有意回避科学的“副作用”。
“科学具有两重性,它存在着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不能刻意回避。”野依良治说。
野依良治认为,目前很多国家的市场经济负责人,普遍认为经济发展能够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并且这种观点也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在此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很多经济政策都是不可思议的,并没有将社会成本与自然资源成本考虑进去。”
“我们甚至在还没有得到后代人许可的情况下,就几乎将地球上的能源消耗殆尽。比如,自然界100万年形成的煤炭资源,人类一年就用完了。即便我们现在停止排放,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事实。”野依良治说。
在野依良治看来,人类现在应该从100年之后的经济边界条件来倒推寻找解决危机的办法,短视的经济政策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背叛。经济发展并不仅仅是对财富的追求,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那就是阻止社会共同资本的枯竭。
野依良治强调,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时,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我们需要新的社会秩序,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建立一个超越科学技术的社会”。
通过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与价值观差异,野依良治指出,中国具有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特色。中国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优秀的传统技术。中国一直是东方文明发展的动力,在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方面对人类贡献卓著。
“与西方人的‘还原论’很不相同,中国人的世界观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试图以统一的方式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这种观念建立的新科学秩序,是解决人类文明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野依良治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zhong/1113378.html
相关阅读:瑞典
初中课外化学实验 检验含碘食盐成分中的碘
德国化学家?瓦拉赫
初中化学?电木的来历
关于乐果的初中化学知识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