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达标
1.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处,两大板块指的是(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2.日本领土组成中的四个大岛,纬度最高的是( )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
3.关于日本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
B.大部分为高原
C.平原面积广大
D.关东平原位于北海道
4.日本的四大岛屿按自北向南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
B.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
C.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
D.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5.日本的传统民居,多用质地比较轻的材料建筑,其目的是( )
A.便于拆除
B.少占建筑用地
C.减少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
D.居住更加舒适
6.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 )
A.北海道 B.本州
C.四国 D.九州
二、综合提升
1.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28分,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突袭”日本,震中位于日本东侧海洋上,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请根据下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次地震震中位于______洋上,对日本的______岛影响最大.
(2)发生在海洋上的地震,震级高而又离陆地近的,通常会引起______灾害.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______板块两大板块的______处.从“六大板块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日本附近板块运动形式是______.
2.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材料二: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2010年9月发生里氏7.1级地震,今年2月又发生里氏6.3级地震,连续发生的地震使该城市遭到重创.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如图所示,几乎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__板块.
(3)日本和新西兰都位于______火山、地震带上.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和新西兰多地震的原因是:日本位于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请你列举两条防震减灾的措施.
①______,②______.
《日本》(第1课时)一课一练 答案
一、基础达标
1.解析: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日本正好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地壳活跃多地震.根据题意.
答案:A.
2.解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其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纬度位置最高的是北海道岛。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答案:A.
3.解析:日本是个多山的岛国,主要为山地,平原面积小,关东平原位于本州岛。
答案:A.
4.解析:日本的四大岛屿按自北向南的顺序排列依次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答案:D.
5.解析:日本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材料建筑,主要目的是防震减灾,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答案:C.
6.解析: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一个多山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
答案:B.
二、综合提升
1.解析:(1)读图可知,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28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的强烈地震,其震中位于本州岛东侧的太平洋上;
(2)发生在海洋上的地震,震级高而又离陆地近的,通常会引起海啸灾害;
(3)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地震;由图上箭头可知,日本附近板块运动形式是 碰撞挤压;
答案:(1)太平;本州;
(2)海啸;
(3)太平洋;交界;碰撞挤压;
2.解析:(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如图所示,几乎是海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3)日本和新西兰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4)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其防震减灾的措施有:多进行防震知识的宣传,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等.
答案:
(1)魏格纳;
(2)太平洋;
(3)环太平洋;亚欧;太平洋;印度洋;
(4)多进行防震知识的形成;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yi/1138123.html
相关阅读:七年级地理读图练习题
2018年5月七年级地理月考试卷(佛山市顺德区附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附答案)
寒假接力棒:七年级上册地理寒假作业题
2018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试卷(灌阳县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