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摸底考试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古代文明可分为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以下古代文明中,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明显不同的是( )
A. 古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希腊
2.我国将每年的“禁毒宣传日”定为6月3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 )
A.鸦片战争 B.虎门销烟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3.19世纪60至70年代,虎视眈眈地想争夺中国x疆的是 ( )
A.英国与俄国 B.美国与日本 C.德国与美国 D.法国与日本
4.某人的对联写道: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他反映的史实发生在 ( )
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
5.《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是: (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6.参加八国联军镇压中国农民运动的八国之一的“奥国”是指 ( )
A.澳大利亚 B.奥地利 C.奥匈帝国 D.奥斯曼帝国
7. 康有为、梁启超作为伟大的历史人物永载史册,主要是因为 ( )
A.发动了洋务运动 B.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
C.领导了辛亥革命 D.参加了新文化运动
8.历史课上,历史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近代史上的12位历史人物,让学生将这些人物进行一下分类,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分类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请帮他挑选出来( )
A.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B.张之洞、孙中山、袁世凯
C.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D.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9.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0.你若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应该阅读 ( )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文学革命论》 D.《新青年》
1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12.“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进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材料主要强调新航路开辟( )
A.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繁荣
C.成功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 D.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13.“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君权从‘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下列对这一“变化”产生关键影响的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B. 《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4.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A.化学工业污染严重B.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16.一学者认为:“巴黎公社是一次悲壮的失败,失败的原因很多,根本的原因就一条,就是生产方式,尤其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没有发展到足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程度。”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B.资本主义制度优越
C.无产阶级经验不足 D.生产力发展不充分
17. 1861年美国公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决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断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是指( )
A.解放奴隶 B.维护统一 C.扩张领土 D.建立霸权
18. 《全球通史》评述“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在这次改革中,最能体现“增强了民族经济力量”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近代工业 C.允许土地买卖 D.生活习俗西化
19. 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这一主题时整理的知识点,请找出错误的一项( )
A.章西女王 —— 抗击西班牙侵略 —— 印度民族英雄
B.玻利瓦尔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南美的解放者”
C.华盛顿 —— 独立战争 —— “合众国之父”
D.林则徐 —— 虎门销烟 —— 中华民族英雄
2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得出这一判断的主要理由应是( )
A.《凡尔赛和约》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凡尔赛和约》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凡尔赛和约》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凡尔赛和约》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21、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使丝绸之路成为热门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分)
材料: 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①、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丝绸之路的起止点的名称。
A: (城市); E: (国家或地区)
②、美丽中原,尽在河南,作为河南考生,请您谈一下我们河南应该如何应对一带一路?
22.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完成问题。(7分)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请回答:
(1)请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经历了哪些变化?
(3)材料二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引自马克思的话
材料三:瓦德西说:“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物,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三分别反映的是哪两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情景?
(2)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3)材料一反映的战争是哪两国发动的?
(4)材料二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呢?
(5)这段屈辱的历史对你有何启示?
24.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个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两次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列强将世界上大片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便尖锐起来。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式的东西。……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所谓原始积累》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当时的哪些航海家为大西洋变为“桥梁”作出了贡献?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中,走在前列的首先是哪两国?这一变化“有利”于欧洲人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两次工业革命中,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的新生产方式和新能源技术分别有哪些?
(3)归纳材料一、二的相关内容,佐证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特征。
25、2018年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诞辰120周年,请您用下列关键词介绍一下他的贡献,写一篇80-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事件的连续性。)5分
黄埔军校 南昌起义 西安事变 重庆谈判 万隆会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usan/1177981.html
相关阅读:2018.1初三历史期末试卷(海淀区附答案)
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摸底考试试卷(附答案)
2013年中考历史柳州市二模试题(带答案)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2012年中考历史题归总(有答案)
2012年淄博市历史中考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