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性格不等于命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成功励志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对于与生俱来的性格又该如何对待?一个天性多变或极度害羞的人,又该如何改变其制式反应?这些问题都属于性格的范畴,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他最偏好的情绪类别,这是与生俱来的,是促使你的人生朝某一方向推展的天赋条件。问题是这种先天决定的情绪倾向与是否能透过经验加以改变。生物基因决定的情绪类型终不可改吗?或者一个本性害羞的孩子也可成为充满自信的人?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杰若米·凯根提出人类至少有四种基本性格:害羞、大胆、乐观、忧郁,各源自脑部不同的活动模式。因情绪路径的根本差异衍生出无数不同的性格,任何一种情绪,每个人引发该情绪的速度,情绪维持的久暂与强度都不尽相同。
  
  凯根发现过度敏感与胆小的孩子长大后较害羞,他观察约有15—20%的孩子生下来就是“行为压抑型”:婴儿期即对任何不熟悉的事物表现出羞怯,不愿接触新的动物或地方等等,这些孩子在其他方面也较为敏感,譬如说比较容易愧咎与自责。有些孩子甚至在社交场合完全不知所措,长大后对公开演说或表演抱持异乎寻常的恐惧。
  
  害羞型孩子的神经路似乎天生就对任何压力较易产生反应,自出生起,这类孩子面对陌生的环境心跳便比其他婴儿快。这种容易焦虑的倾向似乎是长大后易害羞的根本原因,任何新事物或环境对他们而言,都仿如潜在的危机。一项针对中年妇女的研究发现,童年极害羞的人比外向的人易感到恐惧、忧虑、愧疚,也较易产生与压力有关的疾病,如偏头痛、肠胃不适等。
  
  ◆从神经化学看害羞◆
  
  凯根认为性格的差异,主要源自杏仁核神经路径被激活的难易度,容易害怕的人,脑部有一种神经化学物质使得比一般路径较易被刺激,因此他们会设法逃避陌生不确定的事物,也因而较易产生焦虑。而胆大的杏仁核被刺激的门槛较高,不易害怕,也就较外向,较喜欢探索新事物,认识新朋友。
  
  一个孩子究竟属于哪能一类型从婴儿期便已露出端倪,只要看他是否暴躁难缠,面对陌生事物有多不安就可知道。一般大约有五分之一的婴儿属于害羞型,五分之二属于大胆型。
  
  有个实验是请幼时很害羞的成年男女暴露在刺鼻气味等压力下,结果发现他们心跳加速的时间比外向型的人要长。同时发现害羞型的孩子交感神经的反应较敏锐,静止时血压较高,瞳孔入得较大,尿中正肾上腺素较高。
  
  沉默也是害羞的表征,害羞的孩子在幼儿园上课时,碰到不认识的小朋友或与访谈者说话,他们较少说话。其他孩子找他说话时,他也会保持沉默,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看别人玩。这些敏感的孩子较容易产生恐惧之类的焦虑症候,引发恐慌的事件多是青春期寻常的困扰,如第一次约会或重大考试,多数小孩经历这些考验并不会留下什么严重的后遗症。但天性害羞的孩子对新事物格外恐惧,会出现心悸、喘不过气、窒息的恐慌征状,同时感觉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些征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恐慌症的机率比别人大。事实上,很多患有恐慌症的成人都说症状始于青少年期。
  
  焦虑症的第一次发生与青春期很有关系,青春期性征较不明显的女孩鲜不出现焦虑症,而且一旦有过一次恐慌的经验,便会因恐惧复发而在生活上益形退缩。
  
  ◆无可救药的乐天型◆
  
  有些人似乎天生就乐天达观,有些人则生性阴郁。这种区别似乎与前额叶左右边的活动有关,经研究发现活动量左边大于右边的人生性较乐观,对人或人生的看法偏向光明面,遇到挫折也能很快站起来。右边活动量较大的人则易落入负面阴郁的情绪,容易被困境击倒,常因无法摆脱烦恼而自苦,常将微不足道的小事夸大成恐怖的大灾难,容易紧张及情绪化,认为世界充满了挫折与潜在的危险。
  
  研究还发现患过抑郁症的人左边活动量较一般人小,右过则较大。忧郁型与乐天型的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举例来说,有项实验是请参加者观看两段短片,一段是有趣的:猩猩洗澡、小狗玩耍之类。一段比较不愉快,如教导护士手术过程一些可怕的细节。结果忧郁型的人看了有趣的短片只觉得稍微有趣,对另一则短片中伤口流血的画面却感到极度恐惧与厌恶。反之,乐天型的对手对手术短片只有些微的反应,对有越的画面则表现出强烈的快乐。
  
  即使这一基本性在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已决定,并不表示忧郁倾向的一生都要过着晦暗阴郁的生活。童年时期所受的情绪教养对性格有深远的影响,可使开赋倾向强化或减弱。儿童脑部具有高度的可塑性,显示童年的经验对神经路径的形塑可产生一生的影响。
  
  驯化过度激昂的杏仁核
  
  实际情况是:害羞的小孩长大后不见得都是害羞的,足证性格不等于命运。只要给与适当的教养,过度激昂的杏仁核也可以被驯化,关键就在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到何种情绪模式。对于害羞型的孩子而言,一开头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对待方式,有些父母懂得逐步让孩子训练胆量,这正是为孩子指出一生的矫正方向。
  
  孩子是否能走出害羞与父母(尤其是母亲)有绝大的关系。有些父母自认应尽量保护害羞的孩子,有些则认为应教导孩子面对恐惧,以后才能应付人生的大小挑战。保护型的父母似乎使子女的恐惧更甚,可能是因为子女没有机会学习克服恐惧。第二种管教方式则有助于使孩子变得更勇敢。
  
  观察六个月大的婴儿在家的情形,我们可以发现保护型的母亲在婴儿啼哭或烦躁时会将孩子抱起来,频率较锻炼型的母亲高很多。此外,观察发现保护型的母亲在孩子不愉快时抱着的时间比平静要长。
  
  要婴儿满周岁时可观察到另一项差异:当孩子做出危险的动作(如将不可吃的东西往嘴里送),保护型的母亲做限制时较宽容而婉转。锻炼型的母亲则是直接下达命令,严格要求服从。
  
  何以严教反有助于克服恐惧?这是因为当孩子一步步爬向某个吸引他的危险事物时,一旦被母亲一句“不准过去”所阻断,必能得到深刻的教训。经过一而再再而三的锻炼,孩子渐渐学会面对人生不可知的挑战。而害羞的孩子需要的正是这种渐进式的训练。同样的,当孩子烦躁不安时,如果父母不立刻抱起来抚慰,孩子将渐渐学会自己面对不安。因此保护政策使得害羞的孩子,没有机会在面对陌生情境时学习克服恐惧。
  
  随着年龄渐长,有些孩子会因经验重塑神经路径而变得不害羞,至于变化的可能性可从孩子的社会能力略窥端倪,包括是否合群,是否具同理心,是否能与他人分享,是否能为他人着想,能否培养亲密的友谊等。研究发现有些孩子五岁时被分类为害羞型,面在十一岁时却能摆脱害羞,上述社会能力便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也有些孩子到十一岁时依旧害羞,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较易因压力而哭泣无法承受,不当的情绪表现,易恐惧,脾气较差,稍遇挫折便会愤怒,不易克制冲动,对别人的批评过度敏感,不易信赖人。
  
  反之,那些生性害羞但情感表现较强的孩子自然比较顺利,因为社交能力使他们在建立友谊时能不断有斩获。虽然这些孩子与新友伴谈话时会显得小心翼翼,但只要跨出第一步,通常便能展现迷人的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数次的成功经验将使害羞的孩子愈来愈自信。
  
  由此显示与生俱来的性格也可做某种程度的改变。害羞或其他性格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但并不表示我们就必须划地自限,即使是基因的限制也有回旋的空间。基因并不是决定行为的唯一因素,环境与成长经验将左右天性的展现方式。情感能力只要有适当的学习便可改善,这是因为人脑是会成长的有机体。

性格不等于命运

  
  
  ◆童年是希望之窗◆
  
  人脑当然不是一生下就定型了,而是终其一生不断成长,而成长最快的时期是童年。我们出生时神经细胞比成人后还多,然而经过裁剪使得脑部传递的讯息更清晰精确。这是个不断快进的过程,新的联结可在数小时或数日内完成。可以说经验(尤其是童年经验)是脑部的雕刻师。
  
  关于经验对脑部成长的影响,神经科学家俊斯顿与大卫·胡柏以猫和猴子为实验对象,这两种动物的神经腱的发展,以出生几个月为关键期。如果在这段时期将一眼蒙住,这只眼的神经腱就会减少,而张开的那只眼睛则会增加。这段时期过去后将眼罩拿掉,蒙住的那只眼睛虽然没什么问题,在功能上等于是瞎了,因为该眼通往皮质的路径太少,无法对眼睛接收的讯息做解读。
  
  人类视觉功能的关键成熟期则是七岁以前,这段时间小孩的眼睛即使只被蒙住几个星期,也会造成视力的损伤。如果蒙住的时间长达数月,事后即使再打开,观看细物的视力也会受损。
  
  另一个有力的证明是富鼠与穷鼠的实验。富鼠住在较宽敞的笼子,有梯子轮子等多种游乐设施。穷鼠住在类似的笼子,但空无一物。几个月后,富鼠发展出极复杂的神经网路,比较之下穷鼠神经路径显得稀疏多了,富鼠走迷宫的本领也比穷鼠高明许多。
  
  心理治疗其实就是有系统的重新学习情感表现,也是经验可以改变情感模式与重塑脑部动作的明证。我们知道最常见的一种强迫行为是不断洗手。检查发现,这类患者前额叶活动量大于常人,被研究的患者一半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百忧解),一半接受行为治疗。后者是有系统地让患者面对偏执或强迫情境但不得实际去做,譬如说让有强迫洗手行为的患者站在洗手台前,但不准洗手。同时让他们学着质疑促发强迫行为的恐惧感,如不洗手就会得病死亡等,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后,强迫行为渐渐消除,效果和服药并无二致。
  
  ◆治疗的契机◆
  
  在所有动物中,人脑发展到完全成熟所需的时间最长。人脑各部分在童年期的发展速度不一,青春期则是整个脑部进行裁剪的重要阶段。攸关情绪功能的部位成熟的速度最缓慢,感觉区在幼年期就已成熟,边缘系统在青春期以前发展完成,而掌控自我控制、理解力、技巧反应的中枢额叶,却一直到十七、十九岁还在发展。
  
  童年及青春期不断重复的情绪管理习惯,有助于神经路径的形塑,也因此童年是养成一生情绪特性的重要时机,这时期养成的习惯会嵌入神经网路的基本架构,不致因后来的经验轻易改变。
  
  如何自我安慰是一项最基本的情绪能力,而且从婴儿期就开始学习,在童年期做进一步的修饰。婴儿的学习对象主要是母亲或保姆,婴儿经过多次的被抚慰经验学会自我安慰,便可形成较强韧的连结,更懂得如何消灭痛苦。
  
  当然,自我安慰的技巧需经多年的学习与磨练,随着脑部日趋成熟,孩子将学到更复杂的技巧。负责调节边缘系统冲动的额叶,到青春期还在持续发展。另一个童年期逐渐形塑的是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可调节心跳及其他器官的自主性肌肉运动,情绪教育较成功的孩子迷走神经的功能较佳。
  
  专家认为父母可透过情绪教育改变孩子迷走神经被激活的门槛。譬如说可教导孩子客观辨识情绪,而不采取批判的态度,遇到困境时学习不同的解决方式,而不一定要轻辄打斗或退缩自卫。在适当的教养下,孩子较能抑制迷走神经的活动,进而避免杏仁核的过激反应,具体的结果是孩子会比较乖。
  
  每一项EQ都有其关键的发展期,多占据幼时数年的时间,每一个时期都是协助孩子培养情绪的契机,如果错失良机,长大后便很难弥补。
  
  事实上,脑部的可塑性是一辈子都存在的,只不过没有童年那么显著。所有的学习经验都是脑部的改变,神经连结的强化。只要假以持续的努力,情绪习惯是一辈子都具可塑性的,甚至连神经系统都可改变。
  
  最重要的情绪经验来自亲子的互动,有的父母能充分认知婴儿的情绪需求,教养中时时灌输同理心的意义。反观有些父母根本无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全凭个人喜怒任意打骂。这两种父母教养出来的子女自是非常不同。如果我们能在一开始就悉心培养孩子的EQ,又何必等到以后来补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enggong/5226.html

相关阅读:爱上你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成功在困境与压力中诞生
专注是一种力量,就像那穿石的水滴
爱情神话
奥巴马就职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