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记忆方法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凡事可以赶但不要急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成功励志 来源: 记忆方法网



  凡事可以“赶”但不要“急”
  
  快速成功带来快速折旧。
  
  证严法师以"凡事要赶不要急"来勉励别人,"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急"则很可能造成错乱及麻烦。
  
  以前我做事总是赶赶赶,连三赶,急得不得了,事情也许做出来了,但是品质却不一定好,甚至因为心里着急,常常事必躬亲,弄得人仰马翻,相对别人的压力也增大了。
  
  现在有很多的书,是教人如何管理时间、管理效率,而我想真正需要管理的应该是自己的心。
  
  快速的做事确实是完成工作的首要,不过"快"、"赶"、"急"在字义上所代表的意义,都是希望能把事情尽快完成,台湾有句俗谚就是"吃紧弄破碗",真实含义是越是紧张越是想快,事情反而弄得更糟。越是紧张的时候你可能必须放慢脚步,看看周围的环境,再来决定是否要继续完成工作。
  
  有人希望自己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能成功,并以时间来换取空间,让自己能与时间拔河,并急着求取更高的效率及回收,这样的后果往往是让自己更快速的折旧。一个人能否把事情做好,有三个因素,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很多事情为什么会失败,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不成立就无法成功,所谓"因缘不具足"也是这个道理。
  
  有时"一动不如一静","动"是耗掉能量,"静"是一种储存,动得越多并不见得表示会获得越多,如果能集中精神、精力在一件事上,反而比你做十件事来得有效率。当然,在有点压力的情况下,可能可以帮助自己尽快达成目标,但是匆匆忙忙做的事情,就容易有遗漏及遗憾的地方,不如学会在紧张中放松,反而让事情更能圆满达成。
 脱离恐惧,跳出框框
  
  "改变你的想法,就能改变你的世界",跳出思维的框框,天地自然宽广。画地自限只会困住自己,只有跳出框框才能看见自己的潜能。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框框,这个框框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一样,正是因为盲点,所以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小圈圈里踏步。很多人有固定的朋友、有固定的回家路线、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固定的休闲方式,如果有一天,把这些固定的模式拿掉,你会如何?因为固定,所以就成了一种制式的标准;因为固定,所以就成了一种框架。如果可以偶尔改变回家的路线,和不同的朋友交往看看,换换休闲的方式或娱乐,之后再回头看看人生其实是可以大不一样的。
  
  很多人跳不出框框的理由是恐惧,害怕脱离现状,不愿跌进未知的状态,因为害怕恐惧,所以很多人注定在平庸中打转。就好比穿鞋吧,有人喜欢穿旧鞋因为"习惯"了,有人喜欢穿新鞋因为可以"冒险",习惯就好像是规律的作息一样,如果你很满意现在的状况,那么改变的可能性就很小,当然,也表示你的梦想或想法注定是一辈子都要躲在角落里。
  
  平庸和平凡不同,安于平凡的人不见得是平庸之辈,但是平庸者肯定是平凡的人。改变或者跳出框框,不一定改变你的平凡,至少改变了你原有的世界,扩大了你的视野。你不一定会因此而成功或失败,人生有很多种的可能性,因为你的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要不要跳出既定的框框或者更上一层楼,考验着一个人的勤劳与否,很多人不愿改变的重大因素竟是"懒",只要你懒得改变,我想任何人也不可能改变你,因为唯有勤劳的人,才能享受到因为改变带来的甜美。
  
  输了才有机会赢回来
  
  当生命被逼到了绝壁、死谷、最后的边界,一切才变得深刻。
  失败是人生情境中的一部分,输赢都是暂时的,身为一个人的价值并非建立在做一件事的成功上,一件事情的失败也不表示做为一个人的失败,停止对自己负面的评分,别斤斤计较成就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因为生活中的失败并不表示永远失败,在这个成功偏执的社会里必须了解的是,"挫折也是一种负面的恩典,跌倒,是爬起来的契机,有苦,才衬得出甜的滋味"。
  
  有战争,就会有输赢,而我们很难保证自己能够打赢每一场战斗,《反败为胜》是美国汽车业巨子艾科卡所写的一本书,艾氏以五十四岁的壮龄,人生事业发展到巅峰时遭到福特汽车公司老板撤职,痛失总裁宝座。往后六年里,他阅尽人情的冷暖,在商场竞争的现实和残酷之中,不断忍辱精进,使尽浑身解数,在成本严控、争取融资和研究新产品的开发上,数管齐下,最后终于突破万难,创造了众所炫目的奇迹。克莱斯勒的股票一夕间回涨数倍,且供不应求,艾氏本人亦扬眉吐气,成了当代活生生的传奇。
  
  但是,几年后美国汽车工业不景气,艾氏在志得意满、又因多角化的经营策略失当后,要反败为胜已致为艰难,这也是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都须谨慎的道理。世事如潮,浪花淘尽,成功和失败的界限是如此接近。
  
  当困境走到谷底才会反弹,而胜败常常是一线之间。如果我们有机会赢时,千万别大意,因为你有可能会输得更惨;但是输的时候,也别忘了,我们随时也有机会再赢回来。
  
  何必太在乎
  
  人要有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修养,如果我们的内心能够不动,不被外在环境所局限,那么外在毁誉褒贬,你又何必在乎。
  
  要做到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很不容易。首先须看清自己的内心,害怕什么?在乎什么?心虚什么?有人非常在乎别人的批评;有人在乎的是别人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质疑;有人缺乏自信,看不见自己的优点;有人缺乏信心,害怕别人否定自己的存在价值。
  朋友靖文是个追求完美个性的人,有时会被批评"龟毛",也许是压力太大使然,造成其日常生活中略带神经质的倾向。根据医学的报告指出,通常太在乎别人看法的人,都有神经质的倾向,尤其是对自我要求高、又缺乏自信的人。
  
  要把别人的批评看淡,首先,就是针对问题处理,对事不对人,不必因过度的联想,而造成内心的不安和困扰;通常会在乎别人的人,在情绪的掌握上也不是太好,容易流于意气之争,总是误解别人说话的真正用意。其实,培养自己内在的厚实,是避免别人伤害的最佳法宝,若能学会自我保护,才是安身立命的最佳准则。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但是,你必须认清,那些赞美是真心还是假意,那些批评是恶意中伤还是中肯建议。唯有了解自己真正扮演的角色,才能不受别人影响,不如花些心思用于"内在建设",让自己活得更自在、活得更轻松。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chenggong/1171376.html

相关阅读:爱上你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奥巴马就职演说
成功在困境与压力中诞生
爱情神话
专注是一种力量,就像那穿石的水滴